一田有丘壑,陶瓷作山河

时间:2023-03-16 10:19:45 阅读: 来源:

看一个人,从哪里看?

  望:从事儿上; 闻:听别人说;

  切:走近感受; 问:谈吐交流。

  论起收藏, 许多人会想到鉴宝栏目,比如《华豫之门》,再比如各地的古玩城等等,上至远古,下至文革,凡时光之过往,皆为华章。

  提到陶瓷,夹砂黑陶青釉器,钧瓷汝瓷景德镇,青花天青唐三彩,雅有茶器,俗有缸盆,一饮一啖,口手不离。

在我国,陶瓷既是工艺美术,也是民俗文化。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我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并形成了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

  建设中的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新馆

  天津出过一个“瓷疯子”张连志,郑州有个“陶瓷狂人”刘一田。

  在郑东新区CBD天下收藏文化街北区三楼3001号,隐藏着一个龙堂福地,走进去,仿佛穿越了数千年的时空,近3000平的博物馆中藏有6000余件中国各时代的陶瓷器珍品,各个窑口的瓷器标本上千余件,上至马家店文化时代,下迄明清时期,既有宫廷传世佳品,又有民间藏品,这些藏品仅是收藏的冰山一角。除此之外,郑州市经开区的文博城另设有文物鉴赏交流中心,供文物爱好者交流鉴赏。

能够耗时四十余年,不惜代价花费上亿收藏各种瓷器超万件,只为热爱和珍藏的痴人,可不就是“收藏狂人”吗!

刘一田和他的一田古陶瓷博物馆

  生于50年代的刘一田出生于收藏世家,自幼家中就有很多字画和藏品,父亲闲来会把其中故事和来历讲给孩子们,如同一粒种子,埋在幼小的一田心中。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这粒种子成为梦想。

工作以后的刘一田在文化单位,接触了不少名人、收藏家和瓷器大师。一直滚烫的梦想促使他如饥似渴的学习,并四处交流和探讨收藏之道。工作中,他从编审、教授、记者、评论员等职业见识了世间众生万象,更是对收藏痴心不改。别人出差是看风景品美食,带回各地特产,刘一田出差是当地的文化店和古玩城“淘宝”:旧书摊前翻翻捡捡,家具摊前指指点点,陶瓷摊前看看瞧瞧。一件件的宝物看过去,遇到心仪的藏品,如坐春风,兴致勃勃,如醉如痴。“淘尽黄沙始见金”,刘一田将此中乐趣喻为可以增寿三个月。

刘一田常务副会长同河南省收藏家协会会长及其他副会长交流

  闻

  收藏圈也是个江湖。有江湖就有风险,没有谁刀枪不入。初入收藏圈的刘一田如今提起旧事,当作趣谈,也是对其他收藏同道中人的提示:十几年前,刘一田曾去北京参加交流活动,闲暇时间,在一家古玩店里一眼看中了一个明成化时期的斗彩折枝莲纹罐,当时一见钟情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那个罐子通体斗彩装饰,腹部四面菱花形开光内绘折枝莲花,以花叶和折枝莲相隔,肩与近底处分别绘变形莲瓣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造型皆小巧。与故宫博物院藏品的品级不相上下。”

多年的收藏经验告诉刘一田,即使碰到非常喜欢的藏品,也要喜怒不形于色,装作不在意的样子与卖家还价,卖家执意一分不降,刘一田便假装放弃。刚踏出店门,刘一田便被叫了回去,几经较量后双方商定了价格。由于金额较大,刘一田便与店家商定第二天去银行取现金后再回来将罐子买走。

河南省民政厅副厅长孟令武与刘一田馆长合影

  刘一田并未取现金,而是先回到那家古玩店确认那件瓷器的真伪,但眼前的一幕让刘一田警惕了起来:店中有另一名顾客也在与店主商量要购买那件斗彩折枝莲纹罐。察觉到不对劲的刘一田并未作声,而是一直在旁边听着,最终确定这个所谓的买家,是店主请的“托儿”。仔细再端详那件斗彩折枝莲纹罐后,刘一田发现店主把真品换成了仿品,他当即恍然大悟,原来是店主雇了‘托儿’故意抬价,还想营造出有人“抢货”的假象,把仿品卖给他。经过再三思量,刘一田并未揭穿卖家的行为,只是称钱没有周转开,便放弃了。

“在那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我心里总惦记着这个斗彩折枝莲纹罐,感觉与心爱之物失之交臂,有种坐卧不宁、失魂落魄的感觉。”刘一田怅然若失地说,“但这也让我吸取了经验,在之后的文物鉴别中更加小心谨慎。”

刘一田常务副会长向洛阳博物馆原馆长周加申

介绍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文物鉴赏交流中心藏品

  提到为什么收藏陶瓷,刘一田娓娓道来:众所周知,在清代,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瓷器是专贡皇家的,按正常思维想,既然是官窑,那烧制的瓷器必须全部送到皇宫供皇家御用。可是,一直以来,民间确实留存着大量的官窑珍品瓷器,据有关资料记载,民间的官窑瓷器大约有这样几种来源:

  一、御窑厂次色瓷器的处理

  次品瓷器变价是清代御窑厂特有的一种瓷器处理办法。官窑中的次品瓷器,是与烧制中的上品、优品对应而言的。变价就是将次品瓷器出卖以换取现银。瓷器作为手工业产品,在烧造过程中必然会有优品、次品及破损残器。

  官窑中的次品瓷器,在雍正六年(1728年)之前是散贮在御窑厂的库房里,到了乾隆七年(1742 年)以后,就奉旨将次品瓷器在景德镇就地变价了。道光以前的黄釉瓷和祭祀用瓷,即便是品色,也是不能变价的。

道光以后,所有次品瓷器都在景德镇变价处理了。所以,在民间见到的有些瑕疵但却印有清代皇家落款的官窑瓷器,大多应该是景德镇御窑厂变价处理的次品瓷器;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张立勇(右)参观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并与创始人刘一田(左)合影

  二、皇宫库储瓷器的变卖

  据资料记载,在乾隆早期,曾将库储康、雍、乾三朝有款瓷器中破损的或釉水不全的 14 万余件变卖。乾隆中期,又将康、雍、乾三朝无款瓷器 8000 余件变卖。乾隆还将存量过多并无用项,或釉水浅薄,或花纹不全,或式样平常的 11 万余件瓷器也拿出皇宫变卖了。

  嘉庆皇帝倡行节俭,将皇宫六库存贮的物件全面清理,除了必须留用的,其余久贮库内并无用项以及用少存多者全部变卖。在嘉庆时期,共变卖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的瓷器多达 44 万余件。

晚清时期,朝廷专门挑皇宫值钱的物件变卖,不但变卖清代御窑的瓷器,还有明代的官窑瓷器,甚至还变卖了元代青花白地瓷葫芦瓶;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三、皇帝赏赐出去的瓷器

  官窑瓷器是皇帝常常用来赏赐的物件,赏赐的对象既有王公大臣、封疆大吏,也有皇子公主、贵族命妇和身边的侍卫,此外还有蒙古王公和西藏喇嘛等。每次赏赐瓷器的数量多寡不一,少则一两件,多达数千件。

据相关资料记载,皇帝赏赐瓷器的品种有很多,如雍正时期既赏瓶、盘、碗,也赏珐琅彩等瓷器。乾隆时期赏赐的瓷器,除了瓶、尊、盘、碗外,还有小件的如鼻烟壶、瓷扳指、瓷带钩、瓷翎管等;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四、洋人抢掠走的皇家瓷器

  晚清时期,清王朝国势衰败,西方列强先后两次攻入北京,第一次是 1860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二次是 1900 年八国联军的入侵。列强两次进京大肆抢掠,皇家瓷器自然也是在劫难逃。然而,遗憾的是历史文献中少有这方面的专门记载。

  以圆明园为例,咸丰十年(1860 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疯狂的掠夺和野蛮的焚烧,历朝精心制作的陶瓷器皿更不能幸免。对于圆明园在这场浩劫中究竟损毁了多少瓷器及珠宝文玩珍品,100 多年来始终是个谜。

所有这些瓷器,都随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一并遭劫,或被砸碎损坏、或被劫掠而去流散到世界各地;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五、从皇宫盗出的瓷器

  清朝晚期,宫里偷盗之事屡有发生,作为存放瓷器的广储司瓷库也不安全。宫中太监杂役等家贼里外勾结,作案手段不一,或挖墙行窃,或揭瓦偷盗,或顺手牵羊。

这样说来,不论是官窑中次色瓷器的处理,还是皇家库房所存瓷器的变卖,也不管是皇帝赏赐出去的瓷器,还是洋人抢掠、宫中偷盗的,这成千上万的清朝皇家瓷器终究是流落民间乃至世界各地了;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六、自溥仪退位至被冯玉祥撵出皇宫的12年间,无数珍宝被以各种名义盗出皇宫

  根据史料记载,从1922年11月开始,溥仪每天赏赐给溥杰的名人字画居然有数十件,就这样,被带出皇宫的名人字画就有1000余件。而那些金银瓷器,则用大箱子装了七八十箱,被溥仪运往了天津。

溥仪以各种名义大量倒卖故宫文物,他这种倒卖文物的行为,在当时实际上是不合法的,他又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抬价去等好价钱再出手,所以肯定是“贱卖”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溥仪每次倒卖文物便能换取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大洋,这12年间,他倒卖多少次呢?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晚清以来,中国文物命途多舛,什么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侵华日军等侵略者不知从故宫盗走多少件宝物,还有那些私自变卖的中国人也是不胜枚举,目前,世界上有几十个国家的博物馆藏有清宫旧藏文物,由此可见那些流落到民间和私人藏家手里的珍宝更是不计其数。

  作为对文物痴迷的刘一田,每每提及此事便顿足慨叹,不惜一切代价将可以寻见的陶瓷器带回中原,珍而重之的收藏保护。

据了解,刘一田教授将个人撰写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为人处事宝典》一书所得收入及其他积蓄全部投入,成立了“一田古陶瓷博物馆”。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这句话使刘一田产生很深的感触,作为生长在中原大地上的中华儿女的一员,又如此热爱收藏,我无论如何都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保护文物免遭流失,让它们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因为热爱,所以更要保护和传承它们。”刘一田很明确自己成立古陶瓷博物馆和文物鉴赏交流中心的初衷——让民间收藏被更多人所关注,通过法律允许的商业手段让民间文物得到交流、保护和传承。

“文物艺术品是祖先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殷实财富。它们不仅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的重要实物佐证,也是我们如今知史明智、与伟大智慧的祖先们对话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我认为只要参观者能有所收获,免费开放就是值得的。”每当看到参观者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和求知欲被藏品激发,刘一田都由衷地感到满足和开心。

刘一田先生向参观博物馆的朋友介绍博物馆情况及古陶瓷知识

  博物馆建成后免费向公众开放,尤其是学生团体前来参观,使广大青少年了解古陶瓷背后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从小培养兴趣。

  “事实上,开办这样一家非国有(民办)博物馆并免费开放非常艰难,在人才配置、财政支持、日常维护上,民办博物馆比国有博物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一路走来,刘一田真切感受到开办和运营民办博物馆的压力,但他仍因热爱而坚持着,“事实上,即使这间博物馆收门票,也是无法维持生存的,我索性免费开放,供大家免费学习。”

据介绍,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自建馆以来,多次联合相关单位举办了古陶瓷研讨活动、接待省市相关单位领导的指导考察,与部分兄弟省市非国有博物馆进行了经验交流活动,开办4年多来,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已免费接待参观者12万余人次,其中有6万余人是学生。对此,馆长刘一田感到十分欣慰:“在文物艺术品面前,我们每个人只不过是历史的匆匆过客,渺小且短暂。能让更多年轻人因此对历史典故、文物保护产生兴趣,形成保护和传承民间文物的意识,我想也算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未来也欢迎更多的人前来参观!”

刘一田先生向参观博物馆的朋友介绍博物馆情况及古陶瓷知识

  据有关数据统计,中国有8000万民间收藏者,按照近年拍卖价格来计算,散落在民间的"文物""收藏品"估值在500万亿之巨。

  近年,一句"要让中国文物活起来"的口号激起千层浪,让文化、收藏人顿时热血沸腾了一把。可是,如果只让国有文物或馆藏文物"活",民间文物不"活",那么这句"要让中国文物活起来"也仅仅只是口号。对此,刘一田认为:

一、要重塑公信力,不问"文物""藏品"来源,不问出处,只科学确真

多年来,困惑民间收藏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民间藏品的真假,若想盘活散落在民间的"文物""收藏品",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用科学的办法来确定"文物""收藏品"的真假。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但曾几何时,同样是代表官方或至少表象上是代表官方的那些烂大街的所谓砖家们,却异口同声地坚称民间收藏的古代艺术品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赝品、不屑一顾。对于这一说法的背后隐含着什么样的猫腻,暂且不论,但面对民间千千万万的藏品,弄清楚是真是假,是古代艺术品还是现代仿品。专家们的传统眼鉴,恐怕是不能轻易给其下定论的。

尽管眼鉴是鉴定古玩艺术品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造成今天古代艺术品鉴定市场的混乱,问题不是出现在传统眼鉴,而是那些传统眼鉴玩弄于股掌之中,毫无原则和底线的伪专家。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由于人心起了猫腻,导致本来可信、可行的传统眼鉴丧失了千百年来古代艺术品鉴真的功能。虽然传统眼鉴陪伴我们走过了古代艺术品鉴真的漫漫长路,但在当下,要构建公信力无可置疑的古代艺术品鉴真平台,除了用眼鉴,更重要的科学鉴定应成为主流,以最大限度地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外;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二、明智确权,让古玩艺术品拥有者合法拥有权益

  关于确权,一直是困扰民间古代艺术品的问题。多少年来,关于收藏先祖遗存合法与否的问题,一直都是笼罩在民间收藏大众头上既说不清、道不明,又挥之不去的阴影。民间收藏与传承先祖的文化遗存古来有之,历经千百年的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其源流和出处,还有谁能真正说得得清楚!

  所谓的流传有序,更多的则是人为编撰的虚假故事。

自改革开放以来,大破土、大开发等使得大量古代艺术品从地底下面世,不管民间收藏者出于何种心思,其收藏和守护的功劳则居功至伟。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对民间收藏的古代艺术品合法、合理、合情的确权,才是当下应解决的当务之急。所谓盘活民间古代艺术品的目的,就是要推动古代艺术品的产业化的健康、良性发展。要推动古代艺术品的产业化发展,就必须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运营环境为前提,而要营造出同品同名、同质同价、公平竞争的市场运营环境,就必须从古代艺术品的确真起步。

  至于对确真后的古代艺术品的确权,则完全可以委托经主管部门指定的古代艺术品确真机构代理,确权确权后保障古玩艺术品拥有者的合法权益;

三、规范交易、照章纳税、合法运营

首先,我们都知道科学鉴定的应用对古玩艺术品的鉴定是划时代意义的进步。通过科鉴学鉴定的古玩艺术品,如同获得了全息化、高保真的身份证明,可以全程监控、可以重复测试、可以比对验证、可以跨时空检测、可以进行永久性追溯,总之,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做到公正,公信质疑。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在以往的古代艺术品交易,完全凭借各自的眼力,责由己负,成交后概不退换是业界默认的行规。这样的约定俗成和狭隘的小生产性质的传统交易方式,是与基于公平竞争原则的现代产业化运营的生态环境格格不入的。

因此,需正本清源:从古代艺术品确真起步,赋予所有进入产业化运营的古代艺术品以合法身份,以诚信为本,规范交易、照章纳税、合法运营,重构现代社会条件下古代艺术品产业化发展全新格局的基础。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坚持诚信为本:诚信为本是赢得无数收藏爱好者及从业者认同与支持的基础,没有广大收藏爱好者的认同与支持,就不会有最大限度的全民化参与;没有最大限度的全民化参与,就不会有古代艺术品产业化运营理想格局的形成。

  其次是要规范交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若交易没有规范,就可能导致各行其事,甚至违法乱纪事件丛生;若交易各行其是,任意妄为,就可能会污染古代艺术品产业化运营的良好环境,破坏古代艺术品产业化运营的应有格局。

在利益的诱惑面前,人们可能会选择铤而走险。唯有合法运营,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其铤而走险的可能性,当交易过程出现纠纷时才能更好地寻求法律的裁决与社会的援助。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收藏优良传统。在古代,收藏是皇家、贵族、士大夫、文学巨匠阶层特有,因为他们集权、钱、学问于一身,有足够的条件将收藏之风雅发挥到极致。与古时相比,中国当下的收藏却是有钱收藏的人,没学问的人在搞收藏,而有学问的人却又玩不起收藏。

  刘一田根据个人多年收藏经验与行内交流得知,目前,国内搞收藏的有钱人,大多收藏者都是找几个“专家”掌眼把关,自己本人却没沉下心来研究,这些人收藏的本意不是收藏,而是抱着纯粹的投资心态买进,等合适的价位再卖出。

在此,奉劝那些抱着纯粹投资心态的有钱人,古玩艺术品不是普通的投资品,收藏或者说艺术品行业的门槛比较高。如果自己不养成学习的习惯,在从事收藏时就会犯致命的错误——被人骗得血本无归。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在古玩艺术品市场中,有些人缺少知识,在投资古玩艺术品时就很容易陷入“迷信”——迷信大师、迷信名号、迷信专家。用行内话说,收藏圈的水太浑,造假者比专家水平还高,许多所谓“大师”也是徒有虚名,不仅鉴不出古玩的真假,甚至亲自参与造假,联合倒假者做局坑蒙拐骗新入行的小白们。

  真正的收藏家,其收藏品的数量不仅相当大,而且成体系,另外,还得对古玩艺术品有深入的研究,有丰厚的相关知识。关于知识,不是说收藏者学历必须得有多高,很多藏家和名人,他们的知识也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学习、总结积累的,慢慢就成了行家,成了真正的收藏家。

  在收藏这个行业里,无论你有多么充沛的资金,都不代表你可以在这个市场当中为所欲为。资金和所具有的知识必须完美契合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收藏状态。所以对于新晋藏家,刘一田真心奉劝无论多有钱,无论是想介入哪个版块,建议从基础的东西开始收藏,不要一开始就老想收藏天价珍品。懂多少就玩多少,既不要透支自己手里的钱,更不要透支自己的知识量。收藏,收藏的不是虚荣心,收藏的是知识、是涵养、更是一种境界!

扫码关注

Copyright ©2019-2020 Powered by © 河南社区网

主管主办单位:河南省敬老助老总会                      

协办单位:河南社区网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老龄产业协会                 

技术支持:河南中原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河南得益律师事务所律师 段颖杰

豫ICP备20022765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6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