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召开,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智能化时代一个也不能少!”郭卫民在回答“老年人在智能时代如何乐享生活”的提问时说,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是民生热点,也是政协关注的重要议题。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去年还印发了相关文件,围绕日常生活出行、就业、消费等7个领域提出了具体应对举措,努力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
郭卫民说,长期以来,全国政协就人口老龄化问题多次召开专题调研、双周协商座谈会,并邀请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交流讨论。相关领域政协委员也积极参与,协助老年人融入智慧社会。可喜的是,有关问题正在逐步解决。
郭卫民透露,今年政协将积极应对老龄化等问题列入重点协商议题,并将组织委员深入探讨。他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积极为老年人提供便利,希望年轻人多与老年人沟通交流,帮助老年人进入智能圈。
据中健联盟产业研究中心观察发现,今年全国政协委员们涉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议题不少,全国政协委员孙洁教授、百度李彦宏等都提了相关议案,以下是部分委员相关提案内容摘要: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侯建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后疫情时代的养老难题主要有三个:一是新兴养老业态受新冠疫情冲击严重;二是非营利机构运营成本增加;三是老年群体的照护难度增高。
今年,侯建明带着《关于全面补齐短板,保障后疫情时期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提案》赴会,建议加大养老政策扶持力度、关注相关从业人员待遇补贴、深化“互联网+养老”结合模式、强化部门之间共同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
被誉为银发族“代言人”和“老年人之友”的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黄改荣向记者表示,应尽快建立老年医学科,解决中国老年人“一体多病”的难题。
“鼓励二级以上医院、包括中医院建立老年医学科。”以黄改荣所在的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综合评估”软件系统为例,但凡全院各科室收治65岁以上、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老年医学科就会参与评估,根据需要给出相关治疗建议,让患者少跑路,也能得到更专业诊疗。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靠医疗来应对养老问题是很难实现的,养老院的质量也难以保证,应当鼓励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地点养老更为科学。
多位全国人大代表,也提了许多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相关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何学彬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全国两会即将召开,自己今年的建议是落实智能化背景下特殊群体利好政策。
何学彬说,随着互联网智能化服务的高速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变得越来越便捷。然而,对于社会中的特殊群体,特别是体量很大的老年人而言,智能化服务的发展似乎并没有真正改变他们的生活,反倒“制约”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何学彬说,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从顶层设计层面开始着手解决智能化时代特殊群体的困难,然而老年人在智能化时代面临的困境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为了将国家的利好政策落地落实,真正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人人都享受智能化时代的美好生活。我提出了5点建议。”何学彬介绍,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页、微信、自媒体等便捷的信息传播渠道,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此外,要通过拉横幅、贴标语、电话宣传、上门推广等传统的宣传途径,向老年群体宣传利好政策。在全社会营造重视老年群体特殊困难的良好氛围。
第二是提高政策执行力度。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要尽快建立“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工作推进机制。基层党委政府、各级部门要加强工作协同和信息共享,形成统筹推进、分工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第三是增强政策监督力度。各地区、各部门,尤其是医疗、民政、工商、电信、交通等涉及民生领域的职能部门,要及时跟踪分析涉及本地区、本部门的相关政策措施实施情况,要定期对社会各界执行政策的情况进行跟踪式监管。
第四是因地制宜健全政策体系。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要以《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为蓝本,围绕交通出行、问诊就医、购物消费、日常业务办理等老年群体基本生活必需的事项,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可行的操作细则和实施办法。例如,对医疗服务领域出台政策,规定所有医疗服务场所必须保留人工服务和现金支付功能;对智能手机制造企业出台激励性政策,鼓励企业对智能手机作出适老化的改造,以便老年群体更好、更便捷地操作智能手机,享受智能化服务。
第五是探索扩宽政策覆盖面。在老年群体智能服务便利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研究适应新时代新情况的利好政策,将受惠群体向残疾人、留守儿童、贫困人群、低学历群体等特殊群体延伸,逐步实现智能化服务全社会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