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试行公建民营“社区微机构”养老

时间:2016-02-03 09:27:37 阅读: 来源:杭州日报

  一处是设施完备、环境宜人、宛如世外桃源的郊区公寓,一处是社区里规模小、相对简约的养老服务中心。退休后,你想到哪个地方安心养老?

  如果是两者选其一,75岁的刘静美老人说,她更愿意在家门口养老,一想到要远离子女,离开自己熟悉的朋友圈,一个人到郊区过“隐居”生活,她一个劲摇头,说不行。

  前段时间,西湖区民政局试行公建民营“社区微型养老院”建设,而幸运的是,第一个试点就选在刘静美所在的灵隐街道东山弄社区。

  听到这个消息,刘奶奶立马跑去报名,不过床位有限,住不住得进,还得等年后通知。

  “社区嵌入型微机构”养老很接地气

  “辖区内有几个社区都设有日间照料中心,但后来,有不少老人反映更需要24小时的照料服务”。灵隐街道社会事务科科长郑云说,这次街道在建养老院之前,曾做过两次问卷调查,许多老人都认为去郊区养老院,子女探望不方便,而且老人习惯了原有的生活圈子,一旦周围人员变动,很难适应。

  据悉,此次所建的养老院,属于公建民营性质,由政府出资修建,养老企业负责经营。此外,郑云介绍说,该养老院设在外东山弄16号,一共有35张床位,其中20张提供给年纪较大但生活可以自理的老人,另15张给各个社区的失能老人准备,当然,“三无”、困难、空巢、独居等群体老人会优先考虑。

  实际上,西湖区目前在试行的这种公建民营“社区微机构”建设,前几天,在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宁波江东区嘉和颐养院院长董雅琴也有过提议,她希望在浙江推广“社区嵌入型微机构”的模式,这出现在最新的浙江“养老法”里。

  “养老机构的规模不是越大越好、床位也不是越多越好。”董雅琴说,“社区微机构”就是位于家门口、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微”既指规模、也指投入,一二十张床位、几百平方米就能运作,由社区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

  居家养老尝试PPP模式

  什么叫PPP模式?简单地说,即公私合营,要是延伸运用在“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上,可以解释为,由政府出资修建,提供场地,再交由社会专业养老企业运营。

  那么这种“公建民营”运营方式有哪些好处呢?第一,能为老人提供更专业的养老服务。“养老企业有丰富的运营经验,他们的养老服务团队有专业护理知识。”郑云说,“这是普通社工没有的。”

  第二,社会力量投入养老产业有积极性。近年来,许多私营的养老机构运行得并不乐观,一个是由于场地等成本高运行压力大,另一个是位于郊区养老院虽然环境好,但空置率极高。而“公建民营”,养老企业就不用担心场地问题,运营成本也大大降低。

  第三,价格利于低收入人群接受。

  因此,西湖区民政局在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的同时,也鼓励社会组织、医疗机构、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在积极鼓励民营企业或者社会组织托管养老机构同时,西湖区还拓宽了照料中心社会化托管领域,并打算以街道为单位进行整体托管,便于社会企业整合利用资源。年后,还将对社会企业托管照料中心予以适度的扶持。目前,万科、绿城、养安享、慈爱嘉等社会企业已先后入驻。

扫码关注

Copyright ©2019-2020 Powered by © 河南社区网

主管主办单位:河南省敬老助老总会                      

协办单位:河南社区网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老龄产业协会                 

技术支持:河南中原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河南得益律师事务所律师 段颖杰

豫ICP备20022765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6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