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中国式养老之痛?

时间:2016-05-17 11:05:12 阅读: 来源:小康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其中“空巢老人”现象尤其引人关注。

  百善孝为先。尊老敬老、孝顺父母,是中国人一向以来提倡的传统美德。如今,孝敬父母不仅是美德也是一种责任,如果不赡养、看望年事已高的父母,人民法院将依法作出判决并强制执行,让子女定期去看望父母。但在现实生活中,老无所依,无人送终的现象比比皆是。

  社会现状

  心酸事全国各地频频发生

  “空巢老人”,即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他们大多数无人照料、生活不易,经济收入普遍较低,受疾病困扰、就医困难,精神寂寞。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

  据悉,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2050年达到峰值4.83亿,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占1.08亿,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失能老年人将达到1亿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届时,我国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占届时全球老年人口的1/4。

  然而,独居老人辞世无人知悲剧这种心酸事全国各地频频发生,有的老人虽有子女,却也孤独地死在家中。

  去年11月24日,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一位老人被发现死在家中。

  这是一位孤寡老人。老人姓裴,一人独居。

  早在2009年,发现老人失踪,社区书记、民警、侄儿等人一起打开了老人的房间,发现屋里一切完好;2010年,相关人员再次进入房间,发现一切如故。直到2015年11月24日中午,其弟弟、侄儿等人从湖南赶来帮忙清理物品时,在卫生间的洗衣机背后发现一堆骨头,这才知道老人早就离世了。

  子女去哪了

  两代人生活习惯不同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自实行以来,全国大约有1.5亿独生子女家庭,其余,比较多的也就是两个孩子。这些孩子成年后离开家乡另组新的家庭也容易造成“空巢老人”的产生。

  导致空巢的原因有很多,调查显示,排名第一的原因为两代人生活习惯不同。

  随着人口流动加快,频繁的工作变动,子女到外地甚至到国外求学或工作的情况日益增多。过去,四世同堂的家庭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

  盼子女“常回家看看”更是空巢老人最大的愿望。但子女回家的次数难如人意:平均一个月一次最多,占比70%;一周一次占10%;半个月一次占5%;一个月以上占15%。

  其次,子女的电话是提升空巢老人幸福感的重要渠道之一。据调查统计,子女平均一周打一次电话占比最多,为80%;两三天打一次占5%;一周打一至两次占10%;半个月打一次占3%;一个月以上打一次占2%。

  调查显示,很多老人仍然是“小病忍,大病拖”,空巢老人更是如此。70岁以上的老人自理能力越来越差,而空巢家庭的子女不能及时给予照顾,这就意味着老人的最佳治疗时机会被耽搁,疾病恶化的可能性也会加大。

  改善和提升

  全国将开展智能化养老模式

  目前,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保障,已基本不成问题。但对于农村空巢老人来说,由于目前新农保水平还太低,覆盖面低,他们的生活保障问题比较突出。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数据显示,农村老年人中约有80%没有任何养老金。

  广东安南律师事务所律师毛志文告诉《小康》记者,为了保障老年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国家每年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毕竟有限。政府“尽责”、社区“尽力” 、子女“尽孝”、个人“尽情”等四个层面有利结合,改善和提升我国养老服务水平,才能使养老服务业健康持续发展。

  4月11日上午,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博平镇盛世千岛山庄颐养中心全国智能化医养结合养老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在山东省茌平县举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和第十届副委员长、全国智能化养老专家委员会主任蒋正华指出,在人口老龄化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推行智能化养老是老龄服务的发展方向。

  蒋正华表示,智能化养老是运用智能控制技术提供养老服务的过程。以互联网、物联网为依托,集合运用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老年服务行业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健康舒适服务的现代养老模式。

  在智能养老实验区,工作人员不仅会为老年人建立医疗资料档案,同时与医院建立绿色通道,推进远程医疗诊断,每天24小时全天候检测数据,经过分析通过网络发送到处理中心进行实时分析,如有异常可以通知亲友或医疗服务部门进行救治,从而推动我国养老服务行业的科技创新,提高其专业化、产业化水平。

  佛山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科长马新颖向《小康》记者介绍,截止到2015年,佛山基本实现了居家和日间照料服务覆盖城市和农村社区,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紧急援助、家居清洁、日间照料、精神慰藉、问诊看病、“平安钟”求助等服务。

  社区尽力帮

  推进养老家庭医生式服务

  4月23日,北京市延庆区以“敬身边老人孝天下父母”为主题的慈善“1+1””关爱空巢助老项目启动。延庆区慈善协会联合大庄科乡思语志愿服务队,为子女长期不在身边或无人监管,生活确有困难的空巢老人提供全方位的长期志愿服务。

  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民政局将推进社区养老家庭医生式服务,开展包括短期照料、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综合服务,“这些服务将成为老人的‘虚拟养老院’。”

  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发挥作用,搞好社区服务,才能增强空巢老人的归属感,缓解其孤独感。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认为,子女有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对于老年人来说,家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老人献余热

  以乐观的态度适应生活

  身体机能衰退、个人价值丧失,没有子女陪伴,都让空巢老人备感失落,对生活失去希望。上海老龄办、宁波老龄办入户调查显示,很多“空巢老人”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状况上,都不容乐观,90%以上的空巢老人都希望与人交流、老有所乐、老有所用。

  4月21日一大早,家住湖北宜昌市葛洲坝(600068,股吧)街道樵湖二路32号的丁明辉师傅来到樵湖社区求助,原来丁大爷家中的电视不知为何突然没有了图像,这下他可急坏了。丁大爷今年已经84岁高龄,社工小刘马上来到丁师傅家中查看,一番鼓捣后,发现是机顶盒中IC卡的问题,取出来拿干净的纸巾擦拭后重新启动,电视图像出来了。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苏冰星告诉《小康》记者,老年人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要提高生活质量,老年人个人的作用无法代替。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宽容和体谅的心态看待社会、看待家庭、看待人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适应老年生活。空巢老人要主动发挥余热、奉献社会。这样,让自己“忙”起来,在生活中培养和激发积极向上的热情。

扫码关注

Copyright ©2019-2020 Powered by © 河南社区网

主管主办单位:河南省敬老助老总会                      

协办单位:河南社区网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老龄产业协会                 

技术支持:河南中原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河南得益律师事务所律师 段颖杰

豫ICP备20022765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6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