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胡同老人的本色出演

时间:2019-09-19 08:47:48 阅读: 来源:南方都市报

  

      演出就要开始了,坐在第一排的陈秀霞有些期待,有些紧张。过一会儿,她的人生故事就要在舞台上演,她要以旁观者的视角审视自己70年的生命历程。

  在北京东城区的干面胡同,18位非专业老“演员”,重现了5位老人的人生场景。这些业余表演,或许能让这一代老人心底“生命的河流”涌起。

  70岁的“苦”

  苦,是陈秀霞对自己70年人生的基本感受,这种感受往往勾起她10岁左右的味觉记忆。

  陈秀霞的故事是剧目中的第三个——《煤油鱼》,故事发生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一个东北村庄。那年春节,父亲买来一条鱼炖给家人吃,姐妹几个兴奋地围上来,却不知怎么打翻了煤油灯,煤油恰好洒在了鱼上。

  “那还怎么办?我们就着煤油把鱼吃了。”陈秀霞后来笑着说。台下老年观众有共鸣地笑了起来。

  陈秀霞生于1949年的北京,1958年她与4个妹妹随父母下放到黑龙江的一个村庄,一家人生活得十分艰苦。后来赶上知青返城,他们又回到北京。然而,好日子还没开始,丈夫就出车祸瘫痪了,3年后去世。她在北京独自带两个儿子,又是30年。“苦”似乎是生活的常态,尤其是丈夫离去后,她心中有“苦”不愿倾诉,也无处倾诉。

  耆乐融长者关爱中心创办人卞学忠回忆,最初陈秀霞老人接触“戏剧人生”项目时,对讲自己的人生故事有些排斥,一度让他们不知所措。

  波澜人生与惯常沉默

  今年63岁的龚盼盼是“戏剧人生”项目演出的导演之一。参与“戏剧人生”项目后,她没想到,从社区老人身上可以发掘这么多元的剧本素材。

  60多岁的王大力有被倾听与理解的渴望。1992年,王大力当了“倒爷”。他与伙伴做起边贸生意,然而在俄罗斯,他们所有的货物被从当地雇来的司机偷走了。刚刚还和朋友推杯换盏,口吐豪言,转瞬就万念俱灰。《追梦》讲的就是他的这段往事。王大力说,虽然这些经历至今让他心酸,但在“戏剧人生”中讲出来,给他更多的是价值感。

  这是明亮的一年

  亲身经历被搬上舞台的史国荣演出那天身着红色长裙,还扎着俏皮的歪辫子,完全看不出过去颓废的影子。

  退休前,史国荣在北京一家国企做会计,退休不久,母亲失明无人照顾,她搬过去照顾了5年之久,直到母亲去世。喘不过气来的退休生活,让她对晚年几乎丧失了信心。而现在,“戏剧人生”改变了她。

  “这是明亮的一年。”史国荣说,这不只是说衣着打扮,更是说整个精神面貌。过去,要不闷着不说话,要不一说话就容易“炸”的她,现在也学会了讲述与倾听。

  作为这次老人生命剧场的导演和活动带领者,戏剧治疗师于芷渲说,这些有历史年代感的故事,正是上一代人生命中精华的部分,应该让老人说出来。让他们在活动中,明白无论成功失败、酸甜苦辣,这一生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这些老人在讲、听、演的过程中,会重新梳理审视自己的人生,让自己今后活得更积极、主动、乐观。

  原标题:一群胡同老人的本色出演

扫码关注

Copyright ©2019-2020 Powered by © 河南社区网

主管主办单位:河南省敬老助老总会                      

协办单位:河南社区网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老龄产业协会                 

技术支持:河南中原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河南得益律师事务所律师 段颖杰

豫ICP备20022765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6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