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晚报记者 李晓霞
挥别一季秋,安然走进冬,在一场雨中,记者与巩义市杜甫路街道的东黑石关村不期而遇。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两旁,绿影重重,秋花朵朵,一排排民房鳞次栉比,弥漫着浓浓的“乡韵”,一幅清新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尽收眼底。据该村党总支书记牛孝伟介绍,2020年以来,东黑石关村一切围着摘星转,一切围着摘星干,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结合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建设,通过健全党建制度,美化亮化村内道路,改善人居环境等,大力推进乡村林果化进程,村中有景,景中有韵,正在破茧化蝶、应运而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群众的根本福祉,事关社会文明和谐,我们确实赶上了好政策,上下一心,正在走一条发展美、环境美、生活美、人文美的乡村振兴之路。”
“文化剪纸墙”使乡村“颜值”倍增
东黑石关村位于巩义市城乡接合处,总面积约2.55平方公里,有528户、2108人(包含一个回民小组,22户87人)。“以前到了夏天,苍蝇乱飞,污水横流,现在环境美了,村子变漂亮了,住着心里舒坦。”说起村里的变化,5组村民董树修笑得合不拢嘴。
一面展示当地文化特色的“文化剪纸墙”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该村深入挖掘巩县(今巩义)地方第一个党支部、黑石关战役、寇准墓等历史文化元素,与非遗剪纸文化相结合,请专业人员设计、绘制,打造出的红白相间、约3000平方米具有独特气质的东黑石关村“文化剪纸墙”,已成为该村一景。
通过河洛剪纸,沿着巩县第一地方党支部的成立过程和活动轨迹,既让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有所体现,又让乡情乡愁有所依托,最重要的是,站在文化墙前,不知不觉间就接受了一次红色教育的洗礼。
与党委同心 与政府同力 与大局同步 与群众同声
“之前道路两旁是村民自己种的菜地和荒废的土地。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就是我们干工作的底气,先是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动村民拆除违章建筑,实施改水改厕、新建游园、硬化村道等,还对村路两边进行绿化、亮化,才达到了这样的效果。”说到用心用情,担责担难,干事成事,牛孝伟说。
支部领航,强队伍谋发展 该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好支部强堡垒作用,开展党员“三亮三比三评”活动,对辖区党员安排分包责任区,落实“一编三定”制度,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严格管理党员,确保每月党员参会率达80%以上。利用党员积分管理、党员微信群、学习强国等平台,强化党员队伍管理,增强党员为民服务意识,形成了党员干部身先士卒,争当“领头雁”,使该村红色细胞充满活力。
统筹资源,抓产业惠民生 注重变废为宝,把东黑石关村10亩荒废蓄水池,改造为向日葵坑底公园,彻底治理脏乱差现象;把常庄村、里沟村拆迁清表的果树,移植到东黑石关村村道两侧和农户房前屋后,厉行节约之风;整合东黑石关村三个村民组的撂荒空地,新建经济林150余亩,促进农民增收,使村民出门见绿、望眼是景,在宜人环境中享受幸福生活。
群众参与,定制度奔小康 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定期分析研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多次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代表会、致富能手座谈等会议,听取村民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意见和建议,探索乡村治理新机制,定岗定责根治脏乱差。实行村民小组长与村委会签订责任书,负责本组总体的环境卫生治理;农户与村委会签订责任书,负责自家房前屋后环境卫生。通过定岗定责,设立党员责任区域卫生监督岗,实现公共区域有保洁员,房前屋后有农户的环境治理新模式,形成乡村治理长效机制。
坚守“主阵地” 种好“责任田” 交出“满意卷”
在东黑石关村水塔南路主干道两旁,一条长约2公里的村道被起了一个别致的名字“樱花大道”,虽是冬季,但依旧满眼葱茏。据了解,仅今年5月份,该村累计种植樱花、月季、黄杨球、竹子等20余种、共1万多棵苗木。
“人居环境改善推进的是‘厕所革命’、解决的是‘垃圾围村’、转变的是环境脏乱差,提升的是群众的生活水平,农户的改厕已经结束,我们村每天都在变化,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目标已基本实现。”牛孝伟边走边说。记者看到,村民们不惧严寒,正在冒雨植树,污水管网工程也正在紧张施工中。
废弃的蓄水池摇身一变成为“地坑公园”,在东黑石关人看来,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原先里边都是垃圾,污水,到了夏天,气味难闻,今年夏天油葵开花,天天人不断,都来看风景,俺村会越来越美。”9组村民牛金保自豪地说。
站在约10亩大的蓄水池边,记者眼前也浮现出一幅画面,阳光、向日葵花海相映成辉,让人流连忘返。“地坑公园”存在的意义,被村干部们的下一步谋划赋予了新内涵。
“关键时候看党性,关键时候看担当,关键时候看作为。我们将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党建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着力发展集体经济,大力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力争把东黑石关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乡村。”巩义市发改委驻东黑石关村第一书记刘晓飞和村干部提到乡村振兴都自信满满。
截至目前,该村累计种植各类苗木6万余棵,新建游园、经济林、景观大道4处,绿化村组道路2300米,铺设道牙2000余米,村民们出门见绿、满眼是景已经变成了现实,在宜人环境中享受幸福生活,笑容洋溢在村民们的脸上。
据悉,该村投资100多万元、占地约18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上不仅绿茵跑道、篮球场、乒乓球场等各项健身设备一应俱全,还安装有24盏太阳能路灯,种上了多种苗木。
“今天下雨,你们改天再来看看吧,到了晚上,文化广场可热闹,邻村的人都经常往俺村跑。”董树修和村民们盛情邀约。行走间,记者看到,东黑石关村正在为星级文明户和最美庭院挂牌,欢笑声打破了乡村的静谧。“俺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排场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农闲喝酒闲聊的少了,锻炼身体参加义务劳动的多了。村庄美了,村民越来越富了,住在这,感觉很幸福。”
通过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使东黑石关村的“颜值”倍增;通过营造移风易俗氛围,使村民的观念转变、觉悟提高,乡风文明不断进步,一幅崭新的画卷正在河洛大地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