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晚报记者 李晓霞
近日,记者经洛水,沿黄河一路往东,走进了巩义市东北方向的英峪村,该村位于河洛镇的最东部,与荥阳市接壤。在“摘星夺旗创三宜”活动中,英峪人敏锐地发现和捕捉机遇,积极地催生和创造机遇,务实地抢抓和用好机遇,坚持慎终如始,决胜脱贫攻坚收官战;坚持产业是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党建是魂,推动乡村治理全面进步、全面升级,使这个古老的村落又一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科教仪器产品成为支柱产业 是村民的“金饭碗”
英峪村北临黄河,三面环山,进到村口,入眼就是S312英峪大桥,往里约1公里处是连霍高速英峪沟大桥。一条水泥路通向沟里,两旁是农户,村容村貌整洁干净,绿植葱茏,风景秀丽,再加上水沟旁的蓝砖勾白缝护栏,无形中给村庄增添了几分古韵。
记者了解到,英峪村曾经也是省级脱贫村,村域面积3.2平方公里,属于浅山丘陵地貌,山岭土地贫瘠,一直以来,无资源优势。耕地面积1180亩,其中水浇地620亩,分布于三岭四沟(三岭:东岭、西岭、庄岭;四沟:东沟、西沟、里沟、付沟)。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562户2264口人。2018年底,已整村脱贫“摘帽”,退出省级贫困村序列。
“整天去地里刨也只是能吃个饱饭,英峪村该怎么办?随着经济的发展,有限的土地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俺的‘英峪’俩字是很值钱的,走好小康路,我们靠的就是产业兴,英峪村产业基础扎实,我们一定会守好、端好‘金饭碗’。”该村党支部书记刘文忠说。原来,英峪村的黄河滩地有900多亩流转给了巩义市水厂,每年有30多万元的收入,余下的400多亩流转出去,每年也有20多万元的收入,再加上集体厂房出租收入的2万多元,每年共有60余万元的集体收入。最大的“金饭碗”是该村的工业发展以个体私营科教仪器设备为主。大小公司、大小作坊、夫妻加工厂,是英峪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世纪80年代初,科教仪器产品引进了英峪村,很快由当时的一两种品种发展到现在的七八十种、数百个型号,产品远销国外,占国内中低端仪器设备市场份额的20%以上。
目前的英峪村拥有以巩义予华仪器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企业48家,除拥有一批科研技术人才外,还培养出了上百人的产品销售队伍。整个英峪仪器产业链的经济规模有近两亿元,可向社会提供1000个就业岗位,除了安排本村人就业,还吸收安排了周围村庄200名农村劳动力就业。
村里有了仪器产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和未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从“懒汉”摇身一变成了“勤快人”,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然后到附近的仪器厂上班。“收入稳定,心情好,越干越想干,比坐在家里等救济强。”他们每天都乐呵呵的。
“上下班时间,俺村里可热闹。各种电动车来来往往,没闲宅,没闲人,坐着能干的活,不脏、不累,收入可观,都是越干越有劲。”村干部说。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的科教仪器产品已成为英峪村的支柱产业,被村民称作是发家致富的“金饭碗”,这个产业因为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废气微粒和污水废渣排放,适合家庭作坊型的加工生产,不仅为村民创收打下了基础,也为贫困户提供了就业机会。
村里每年为每个村民代缴农村合作医疗费用150元,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都为70岁以上老人发放粽子和月饼,为每位考上大学的新生发放1000元的奖学金。
把基层党建工作 做细做实做强
有了产业做支撑,如何调动全村干群自觉参与到“摘星夺旗”的各项工作中,是刘文忠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基层党建工作做细了就是凝聚力。目前的英峪村,党员总数由原来的90多人,变成了81人。党组织对那些在外打工、长期在外居住不能参加固定日活动的党员,建议他们在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参加组织生活。“打铁还需自身硬。抓党建,看似虚拟,实际上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抓和不抓绝对不一样。”刘文忠说。
基层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战斗力。村里现有31户贫困户,干部带头,由在家的党员和在外的党员结合帮扶。二包一的好处就是,在家的党员时间宽裕,离得近,可以经常进入贫困户家中,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关注他们的需求;在外的党员,离得远,但经济基础占优势,远近结合,取长补短,产生的效果就是,消息互通,帮扶措施互通,帮扶成效凸显。“俺虽然是个贫困户,但不是丢人的事,党的政策好了,就是让俺发家致富了,就是让俺脱贫了,他们不但在物资上帮扶,还能给俺找活干,多亏了党的好政策,俺也能直起腰板做人了。”贫困户腰包鼓了,连说话都有了“底气”。确实,该村有相当一部分党员是企业的业主,他们主动给贫困户安排就业,保障了他们持续增收、稳定脱贫,脱贫户的满意度更高了。
基层党建工作做强了就是影响力。狠抓党员积分管理。要求每个月由党员申报自己的积分情况,通过党小组评议,党支部评定,确定党员的积分总数。一个季度公示一次,年底做总评,对积分总数靠前的在各种会议上提出表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
把产业优化整合 把产业做大做强
在英峪村,各个村民小组都有一间民房做党员活动室,方便党员就近参加党小组组织的各项活动,村里统一提供1000元的资金,统一购置板凳之类。这个党员活动室还有个用途,就是村民代表议事室,还挂上牌子。
为了节约资金,要求村民每年出一个义务工,党员干部不能低于两个,建立了村民义务工明细台账,设置了公示栏,一月一公布,出义务工的种类、数量都有明显标注。一个义务工按60元计算,2000多口人就是2000多个义务工,是好大的一笔财富,把省下的这笔钱用于村庄的改造、治理,不但节约了村里的开支,还营造出了“摘星夺旗创三宜”的良好氛围。
谁先在困局中看到了未来,谁肯率先改变适应未来,谁就有准备有能力引领未来。
围绕产业做大文章,把产业进一步优化整合,把产业做大做强,是英峪村乡村振兴的关键。“产业是俺村的‘金饭碗’,端好端稳当了,村民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村‘三委’也多次研讨,出去参观,开阔思路,把别人走过的弯路多看一看,把别人的成功经验多学一学,建工业园区不现实,我们准备因地制宜,利用现有资源,突破发展瓶颈,从小处入手,一定给村民创造一个生活、生产的好环境,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基础。”关于产业兴旺和村民的幸福指数,刘文忠有许多设想。
用新眼光观察问题 用新办法解决问题
谁能想到,产业兴旺的英峪村,还没有像样的党建阵地,党员们的活动室还在老戏台后边的化妆间那儿。
“拆迁户还没安置好,哪能先建村委会大楼?”群众的事无小事,刘文忠和党员们愿意等。因为S312和连霍高速,英峪村共拆迁了62户。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已全部安置到了河东社区,大部分正在装修,一部分已正式入住。拆迁户安置好了,村委会大楼的设计也被正式提上了日程,目前进展顺利,设计方案定好之后,可望年前动工。
据悉,新的村委会大楼是利用废弃多年的村办机械厂旧址改造而成,主楼3层,附楼2层,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党员们有家了,我也就去了一块儿心病。改厕已经结束,改水工程将在11底结束。今年的摘星目标是在原来两颗星的基础上争三夺四。”刘文忠信心满满。他的愿望就是,在任一天,就要为干群关系挂上“连心锁”,为基层和谐奏出“同心曲”,为全面小康画好“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