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没有路,人走得多了就成了路”,儿时课本里鲁迅先生的这句话,一直让我记忆犹新,并时时激励着我前行,因为自己的路总要自己走。
近段时间,村里的路也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因为这是驻村工作队进驻以来,通过多方努力而推进的涉及群众最多的一次工作,难度之大、范围之广,也是空前的。
截至昨天下午(12月5日)村里组织硬化村部广场、卫生室、户户通、河道及高标准农田配套生产路总长度2300多米。这是村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基建工程项目!其中,那条530米长、硬化面积2120平方米的高标准农田配套生产路硬化工程,是由汝州市农业农村局推进实施的,今天(12月6日)下午已完工。
11月中旬,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要领导到村里调研后,给村里捐助了15万元资金,用于修建河道生产路,村里随即开启了“基建模式”,村部广场一夜之间成了“大工地”,村里的群众纷纷打听修路计划,“书记,我们这片的路太坏了、能不能修一下?”
比起周边的村,我们村里的路是少很多的,尤其是户户通,因为不是贫困村,没有政策匹配,镇政府每年度纳入市财政的“一事一议”修路计划又总是与我们村“擦肩而过”,门前屋后大都是沙土泥巴路,对于门前修路,乡亲们每每是“望眼欲穿”。实在等不及了,一些群众就自发组织起来集资修路,成本很高的,每平方米算下来得七八十元。
村里组织的这次修路,其实是筹划了很久的,最早从夏季汛期就开始了,“7·20”洪水过后,连续二三十年干涸的荆河老河道再次形成长期流水的河床,洪水过后的副产品——上游大水冲积而来的泥沙沉淀下来,在老河道上形成大量河沙,这些河沙虽然略微含土,但还是勉强可以使用的,尤其是混合一些优质河沙、铺设非承重路面(门前屋后户户通)还是可以的。汛期洪水过后,村支书就安排车辆在清理河道的同时,也顺便清理、收集了很多河沙堆积在河道空闲处。
给居民区修路,村里必须统一组织,但工作量大大超出预期。村里多次开会研究和测算之后,我组织召开了专题修路会议,告诉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每个居民区修路,包括自家门前32平方米和公摊路面20平方米,按照20厘米路面硬化厚度、每平方米50元标准,每处宅基地累计出资2500元,差额部分由村里兜底。
会上,大家都表示同意、没有意见,可是会后自发交钱者寥寥无几。老王叔说:“我们这条街路面的水,东头住宅的水往东流、西头住宅的水往西流。”老吕说,他们这条街中间这两家不愿意修路,一家说是常年不在家,另一家说是手里没有钱!门前短短70米的一条路,怎么能波浪式修路?也不能修一段留一段吧?
我和村干部们走村入户,一个个“难题”逐渐化解,自行出资的钱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路面“白灰线”洒下来、修路机械进场平整路面以后,大家看到了村里修路的决心与信心,一些工作也就顺畅多了。
但在修路的过程中,也是闹心事频繁:这几家的路修宽了、占压了其他村民的地了;那一家的路边树,必须挖掉,不然过不去工程车、无法施工;这个路口拓宽,涉及一个村组干部家里吃水管道和门口路面;那几家修路时,偷偷把自家门前的路基标尺抬高几厘米,这几家修路时擅自把混凝土弄出来往自己家门口空地上铺;更有甚者,头天晚上铺好的路,第二天早上却被扒了一个流水沟,让人哭笑不得……
一个星期下来,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早上和中午饭通常是一起吃。村支书和项目负责同志,很多时候比我还辛苦,有一天下午四点多才吃第一顿饭。有些事情,我在现场时协调好了,可当我一转身安排村干部去处理,当事人又变卦了,真是不胜其扰。
乡亲们需求多,有时候想想也是正常,因为涉及每一个人的具体利益,这是农村工作的特色。驻村工作本来就是为乡亲们服务的,更何况居民区修路,乡亲们也是出了钱的。
早上醒来,阳光灿烂,村里新修的路亮闪闪的,很是壮观,似乎是我驻村以来最美好的街景。结合本地资源,筹集外部资金支持,村民自筹一部分,虽然工作量大、过程复杂,但却解决了村民“出行”大问题。
虽然个别乡亲们还是“七嘴八舌”,但我知道,这个村的问题与工作,没有可参照的模板,包括发展产业也是一样。没有资金、没有项目,就自己找,一年下来村集体可支配收入近30万元,40个香菇大棚建起来并产生效益了、羊场也在紧张施工了。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庙湾村就是与别的村不一样,虽然过去落后了,但今天不一样了,我们必须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加速“强基础、补短板”,布局新产业并实现弯道超车,姑且叫作“庙湾模式”吧。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徐云峰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