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商丘·多彩非遗

时间:2020-10-16 11:38:04 阅读: 来源:河南文明网

  高跷,也称拐子,是由表演者脚踩木跷表演。高跷属于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汉魏六朝称为“跷技”,宋代叫“踏桥”,清代以来称为“高跷”。由于表演者高出一截,观众需仰起头来或者站在高处观看,所以,有些地方把高跷称为“高瞧戏”。由于高跷表演技巧性强,形式活泼多样,气势壮观,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是春节、元宵节、庙会等节日里深受群众喜欢的一种民间舞蹈。

  关于高跷的起源,《列子·说符》记载:宋有兰子者,以技于宋元(君),宋元(君)召而使见其技,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踁,并趋并驰。这里的“宋”就是西周时期的宋国(今商丘);“宋元”就是宋国的第二十三世君主(公元前531年即位)。当时,宋国管辖数万平方公里,鼎盛时期为春秋五霸之一,由于当时常为水害,“土弱地势卑,民贫无恒产,千家灶冷,万井石田”(见《商丘县志》卷首《旧志序》)。所以百姓只好逃离他乡,游食四方,以乞为生,有的为了糊口,铤而走险,苦练求生技艺。宋国踩高跷的兰子就是其中的代表。这是到目前为止所查到的记载高跷最早的历史资料,它说明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商丘,已有人踩着倍长于自身的高跷作走、跑的表演了。

  《列子》中记载:“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可见,高跷的雏形是一种杂技形式。后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才成为一种典型的民间舞蹈。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一是道具更新,用特别的拐子代替了树上的枝杈,制作精巧,有长有短;二是人员增加,由一人到几人、几十人装扮成某个故事里的角色进行表演;三是内容丰富,如《推车》、《拉驴》、《扑蝴蝶》等等。商丘高跷表演内容多以传统人物装扮,如:《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白蛇传》中的许仙、青蛇、白蛇;《八仙过海》中的八仙;《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关羽、张飞;《隋唐演义》中的秦琼、尉迟敬德等。解放后,又出现了斗地主、打老蒋、送公粮、除四害(指四人帮)、送媳妇结扎等各种人物造型,以表现生活趣事为主。在动作程式方面,数量增加,难度加大,由原来的走走扭扭,发展到了一整套动作程式,如:跳窜、立叉、登高、背爬、地滚、地扑、跑拉、蹲拉、方桌顶、双人塔、站牌坊等。据说,在睢阳区的阏伯台(也叫火星台或火神台),有的高跷队员竟能沿着火星台前四十五度坡度,四十一层台阶上踩着高跷上去,足见当时高跷技艺的精彩程度。

  高跷依其表演难度分为文高跷和武高跷两种。文高跷随着音乐扭踩或走队形,如走“8”字或走“剪子股”;武高跷要表演各种技巧动作,如双叉、过天桥、扑蝶、跳高、拉犟驴等。文高跷以走、扭、跑、蹦、背、托、拉、拽等为主;武高跷多以跳、跑、窜、扑、滚、爬、劈腿、蹲叉、翻起等为主。无论文跷还是武跷,都以逗笑取乐为主,动作娴熟,如履平地。

  高跷在商丘境内是一项非常受群众喜爱的传统表演形式,上自年过花甲的老人,下至十多岁的少年,闲暇节庆假日之时随便砍两根树杈往腿上一绑就玩了起来。像水池铺、谢集、双八、平台等乡镇均有高跷队,不但阵容整齐、水平较高,而且其中的历史相当悠久。水池铺高跷队负责人胡祥军介绍,商丘高跷是一种祖辈相传的民间表演形式,从它产生至今,基本上没有文字记载,都是由当地的农民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口传身授传承下来。据当地高跷老艺人介绍,早在清代中期,当地就有三支高跷队,分别是刘家班、贾家班和高家班。他们按照传统习惯,每年一入腊月就集中排练,从正月初四至初八,在火神台庙会上集中表演。届时方圆百里的朝庙进香者络绎不绝,水池铺的几支高跷队也随之出动,一路上走村串乡作“游街”表演,在庙会上连续表演数日。现在他们每年从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都要在火神台庙会表演一个月。

  高跷演出分“过街”、“围场”。“过街”是在行进中表演,高跷队全体列队在大街上穿街游走,边行边舞,不做技巧表演。“围场”则主要是技巧性表演(在打谷场或定点场地表演),表演时先由一持平顶伞的老汉(不踩跷,俗称“淋子手”)率高跷队员成一行依次(顺序为村姑、推车人、扑蝶者和拉驴者)入场。进场后通过“二龙出水”、“绕8字”、“大花场”、“小花场”等队形的变化,打开演出场地,待观众情绪稳定后,开始分段表演。第一段是由全体队员做“骑象”造型,以显示全体演员阵容或向观众致敬。有三人组合“蝴蝶双飞”,如蝴蝶空中采花;四人组成的“孔雀开屏”,如孔雀翩翩起舞;而由8人组成的“飞天”造型更是令人叫绝,场面非常壮观。第二段是“高跷推车”,小媳妇坐车去赶会,丑婆陪同,行进间傻童和丑汉围观挑逗,表演无固定的程式,多系生活中的推拉、扭摆等姿态及一些即兴表演,两个小丑插科打诨取闹挑逗,丑婆一旁遮遮拦拦围绕于坐车小媳妇的身旁。小媳妇和推车人配合巧妙,表演推车、上坡、下坡时左歪右斜等动作,惟妙惟肖。第三段是一丑一旦表演的“扑蝶”,旦角执蝶杆,丑公子执扇,场上置表示土坡、短墙的方桌长凳,二人通过你扑我躲、你追我赶、登、窜、跳、扑等技巧表演,以娴熟的跷技表现了青年男女之间相互爱慕之情。第四段是“赶犟驴”。这是最吸引观众眼球的一个节目,“赶犟驴”是以骑驴者和拉驴者为主,另有赶驴人分立于驴的左右,用鞭赶驴。表演拉驴过河、越障碍等情节,其中的关键角色是犟驴的表演者,他不仅要表演骑驴者的姿态、动作,而且还要通过操纵道具(驴)表演驴在不同道路情况下的动态变化,需踩着高跷完成“蹲走”、“翻身”、“越头跳”、“后滚翻”、“单腿跳”、“大劈叉”等一连串高难动作,使观赏者赞叹不已。另外,高跷演员在表演中还即兴表演一些节目,如《送京娘》、《挑花篮》等,以增加表演的观赏性。

  高跷的伴奏乐器有:大鼓、大锣、二锣、大铙、手镲等。鼓点虽然单一,但节奏多变,气氛热烈,其音乐节拍与舞蹈动作的节拍大致吻合,但有些动作不受音乐节拍的限制。

  高跷的伴奏只有两个鼓点,街头行进时用【长道锣】,场地表演时用【隆冬仓】,此鼓点旋律虽然单调,但表现力丰富,强弱分明,紧随演员的表演或慢或快地变换打击节奏。

  【隆冬仓】鼓点由它自己独特的结构规律,从曲谱上看所有铜打击乐器在演奏中一直按照自己的点路,没有变化的打击,而大鼓的点路变化就多一点,但没有一定的变化格式,击鼓手只要不突破统一的节拍,可随心所欲地变换击鼓的点路。【隆冬仓】开始有个鼓簧,是起头信号,中间不受时间长短的限制,可根据节目的长短反复击打。结束时也要看鼓簧,收尾。【隆冬仓】的作用很大,它能很好地配合演员的表演,以振奋演员的精神,把整个节目穿织在一起。

  当然,随着社会的变迁,水池铺高跷队也是几经兴衰。至今已经历了7代,代代传承,直到解放后的一段时间内,高跷队仍然活跃在民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高跷队被当作封建文化而被解散。粉碎“四人帮”后,解散十多年的高跷队在胡祥军、刘雅文等人的组织下,又恢复重建。他们自行出资购置行头,培养新人,使水池铺高跷队得以重返乡村大舞台。目前,该队共有演员70余人,是商丘市目前阵容最强的高跷队伍。水池铺高跷队在商丘有着广泛的影响,曾作为一支独特的民间艺术团参加了“2000年全国乡镇企业经贸洽谈会开幕式”、历届“木兰文化节”、上千年历史的火神台古庙会“朝台”演出,曾获“京九晚报杯·首届民间艺术大赛”一等奖。在“国际华商文化节”和“中国十运会取火仪式”上都有精彩表演,受到各级领导、中外客商和广大民众的一致赞赏。商丘高跷曾被收录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河南卷》。

  商丘高跷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本地区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历史悠久、综合性强、自娱自乐、参与广泛的艺术特征。同时,商丘高跷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乐观、诙谐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承载着当地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喜怒哀乐的情感,对于研究当地的民俗风情、意识形态和文化生活提供了一些重要依据。高跷这朵充满民族气息的民间艺术之花,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相信它将会焕发出新的艺术风采,以更加完美的形式开放在豫东民间艺坛。

  2011年2月,商丘高跷列入第二批商丘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扫码关注

Copyright ©2019-2020 Powered by © 河南社区网

主管主办单位:河南省敬老助老总会                      

协办单位:河南社区网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老龄产业协会                 

技术支持:河南中原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河南得益律师事务所律师 段颖杰

豫ICP备20022765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6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