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一卖菜的老刘,很佩服他的销售之策,卖出去的菜总要再添上几根,买菜人皆大欢喜。
这天,老刘在卖菜,某人过来,拿了一块姜,嘴里吆喝道: “老刘,掂你一块姜啊!” 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根本不待老刘同意。老刘扭头看看那人的背影,脸上有些不开心,可又没说啥,问他:“老刘,你和他怪熟?” “只是认识,没啥熟不熟。” “看他架势和你不一般啊?”老刘沉思一会儿: “他值那块姜。” 他一连说了三遍。
老刘一句话如平地惊雷,这话太有水平,把人比作一块姜,也只有老刘能形容得出来。他是越战老兵没了老婆,现在六十五了,儿子弱智,媳妇不精,有个孙子在上学,全家人就靠他摆个菜摊维持生活。老刘会做生意不计小利,顾客都能落他的实惠,天天顾客“盈门”,把周围同行挤兑得不轻,没少捣他的“鸡毛”。但他我行我素,实实在在让利顾客,赢得大伙的欢迎,加之知道他的家庭情况,把买菜也当成是一种扶贫。
老刘无奈的一声感叹,说明了些许无奈,把一个大活人与一块生姜相提并论,不得不佩服草民的幽默和智慧,他们生存在社会的底层,生活的巨大压力让他们学会了适应,也学会了讨生活。不是什么人都敢得罪的,小官小吏谁看你不顺眼,紧紧鞋带就够人难受的了。
有些人爱占便宜,喜欢顺手牵羊,看上去东西不值钱,毕竟是他人的收入,尤其对生活负担重者,花一块钱买个姜算什么?顺走了就太没意思了,还落个“值一块姜”。生活中许多现象就体现在这细微末节处,抱着“不占”的想法,心里会舒坦很多。
给自己幽上一默,何尝不是一种放松,看开去,日子就是光影,在梭织着人生的岁月,姜也好,值也罢,衡量身价的“秤砣”时刻在自己身上带着呢。(作者:孙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