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记者 王映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晓静 通讯员 郭亚辉
2月16日,南乐县城关镇北关村的文化大院一大早就热闹起来。乐队锣鼓琴弦就位,戏迷们排着号开腔亮嗓。北关民间艺术团团长石玉泽说,“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社会传承体验基地不久前在这里挂牌,大家越唱越提劲儿!”
濮阳在我省率先建设传统戏剧类非遗传承体验基地,北关村基地是首批30家基地之一。石玉泽对此十分感慨,“跟豫剧、京剧等大剧种不同,俺村口口相传的是大平调,算是‘小戏’。基地建在家门口,‘小戏’天天唱起来!”
“石团长说的‘小戏’,其实是传承度较低的稀有剧种。”濮阳市文广旅体局党组书记张玉民介绍,居于三省交界的濮阳,在古时也有中原通衢、大运河沿线的地理优势,成为北方主要代表剧种的聚集地之一,素有“戏窝子”的美称。目前,濮阳流传剧种18个,入选戏剧类国家级非遗项目6个、省级非遗项目16个。“中国戏剧‘活化石’目连戏、大弦戏、柳子戏等源于唐宋宫廷曲牌音乐,土生土长的五腔调、大弦戏等,在濮阳都有原生态的传承。”张玉民说。
“土味”十足,也是大平调在北关村传承的鲜明烙印:多用锣、梆子等武乐作伴奏,哐啷哐啷的声势粗犷豪放;村民们的唱腔质朴,口口相授、代代流传;手抄本上泛黄的纸张,则印证着唱段的原汁原味。作为北关民间艺术团的“头把弦”,王献修把几大本缠着胶带、页脚卷边的戏谱视作“宝贝”,“老谱子最少有25年历史了,俺搜集整理的数百个唱段都在上面。”
“见人,见物,见生活。”张玉民说,“活态传承的长效机制才能使戏剧生态焕发生机。”2015年,濮阳被确定为省级传统戏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该市随即编制规划纲要、完善保护名录,对稀有剧种采取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数字性保护,推进传统戏剧非遗进景区、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工厂,让原本就活跃在民间的小剧团更多参与到展示展演活动中。
基地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对传统戏剧感兴趣的群众前来,石玉泽说,“基地不仅能加强传承,更是体验基地,让群众近距离感受戏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