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与旧
外出散步时,看到那么多新的共享单车和旧的自行车,不免心生感慨。曾几何时,人们能够拥有一辆自己的自行车是多么奢侈的事。时过境迁,共享单车取代了自行车。
旧自行车被抛弃,堆积如山,成为难以消化的城市垃圾,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时代的趋势使然,只感觉到这是巨大的社会浪费。人们心目中已经没有了节俭的概念,特别是年轻人即时即用,喜新厌旧的消费观代替了过去艰苦朴素,省吃俭用的消费观。
旧的自行车完全可以修修再用,循环使用,自己不用也可以让给别人用,总比当作垃圾扔掉可惜。同时,在资本驱动下,共享单车迅速兴起,虽然给人们带来一些便利,但其实也是巨大的浪费。共享单车各个巨头以利益为驱动的市场竞争,也造成市场的饱和,很多车没人骑,放在那里,也是巨大的资源浪费。
再次,感觉现在有的年轻人在数字化支付的背景下,花钱根本没有概念,花钱只是数字变化,根本就不心痛。父辈们为他们辛苦挣下钱供他们上学和工作,他们却从来不知道珍惜和节约,消费社会的消费观以符号为面子,在他们体面、时尚、新潮甚至奢华的消费中,背后则是以父辈的辛苦汗水作为代价。
总之,新旧更替这是时代的大趋势,但是在这一趋势下,提倡节俭和循环利用也是我们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光盘行动,拒绝粮食浪费已经开了好头,其他的浪费,能不能也尽快采取措施。
二、读史
不读历史,就不知道真正的中国。但这个历史,必须是真实的历史。历史有多种叙述方式,有的是赞美,有的是批判。有的是真实,有的是虚假。有的是仰视,有的是俯视。不同的叙述,代表了不同的历史观。有的是揭示真实,有的是遮蔽真实。有的愿意讲出真实,有的害怕讲出真实。有的是还原,有的在造假。如此种种,既代表了对历史的态度,又代表了对现实的态度。
后现代理论家杰姆逊认为,后现代社会有四个特征:中心的消失,主体的消失,深度的消失,历史的消失。其中历史的消失就包括今天的人们已经没有历史记忆,只关注当下。这是很危险的。
列宁曾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今天的人,有多少人知道过去的历史,不说几千年,一百年之内的历史也所知甚少,有的近乎无知和空白。对于健忘的人来说,历史也会健忘他。鉴往知来,是历史对人的基本要求。
三、“厚德载物”新解
“厚德载物”来自《周易》,与“自强不息”相对。一个讲天,一个讲地。一个讲乾,一个讲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既讲天地精神,也讲人文精神。而且天地与人文息息相通,合二为一,故天人合一。
大年初五,大家都迎财神,接财神,恭喜发财,但对财与德的关系则需要进一步思考。有财者,不一定有德,而有德者一定有财。老百姓说,福报是修来的,不是求来的。没有五德,财来了也守不住,所谓厚德载物,就是依靠品德和才能赚钱,好人品才能发财,守财,用财。
如果没有德性做保障,即使赚了钱,发了财,也会坐吃山空,挥霍一空。古人说,财是水,很有道理。它是流动的,今天是你的,明天可能就变成别人的东西。财为身外之物,你有德,财就流到你这里;你无德,财就流到别处。诚信,是发财之道。节俭,是守财之道。
成由勤俭败由奢,是至理名言。财够用即可,多了也是累赘。人要成为财的主人,而不要成为财的奴隶。对于多余的财,要敢于施舍,把它给予需要的人,这就是功德。
四、文人的穷与富
对于文人来说,没有钱,别人看不起你;但有了钱,别人又惦记你。相比较而言,还是没钱比较好。没钱,虽处于社会边缘,但也有冷眼旁观的真知,世态炎凉的感受,日子相对安稳,也能写出好作品,得以传世。
而有钱,则有车水马龙,达官显贵,蜂拥而至,皆为利往。一旦他们的利益不能满足,文人就成了牺牲品,马前卒,替死鬼。再说,钱多了,事也就多了,利益就多了,是非就多了,矛盾就多了,纠结就多了。那个时候,哪有心情写作?此时,文人也就成了俗人。
总而言之,文人就是社会的旁观者、记录者、思想者,两袖清风、独来独往、自由自在。文人的价值不在当下,而在长远。不在功利,而在无功利。
社会需要文人,就是一些不实用的东西,正因为不实用,所以才有用。无用之用乃大用。这就是社会不能缺少文人的原因。
五、关于央视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
《典籍里的中国》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 ,由撒贝宁担任当代读书人,王嘉宁担任节目主持人,田沁鑫担任艺术总监 。节目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及书中的闪亮故事。
《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享誉中外、流传千古的典籍,讲述从典籍出发的中华文明史。节目依托典籍的文化IP,另辟蹊径捕捉典籍中的亮点,把“珍珠”串联成文化之链,构建成深刻全面且有洞见的文化传播、交流的历史图谱,对中华文明脉络进行梳理。
节目设立“历史空间”“现实空间”两大舞台创新节目形态,在历史空间中采用影视化拍摄手法,对典籍的故事进行可视化呈现。
第一期选择“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讲述了以秦朝博士伏生为代表的“护书人”传承、守护《尚书》的流转故事,和以“大禹治水定九州”“牧野之战” 为代表的书中故事,展现了《尚书》中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以及“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
余按:电视节目把文字转化成影像,把抽象变成具象,有得有失。文字虽抽象但可以激发想象,图像虽具象却限制想象。特别是文化经典,高度抽象的哲学、历史著作并不适合于电视表达,而需要个人化阅读。
而对小说、戏曲类的作品则可以转化成电视节目,适合大众化传播。而不管哪一类文字经典,只要转化为电视节目都不再是原来的样子,而是一种“二度创作”,“现代性阐释”,其水平高低,不决定于原有文字的水平,而决定于现有编导和演员的水平。
所以,文化经典的电视化过程有种种机遇,也有种种陷阱。转化得好,可以把经典的魅力展示出来,受到观众欢迎。转化得不好,则失去原味,受到观众指责。
我个人认为,《典籍里的中国》与《国家宝藏》相比,只是内容不一样,一个是文物,一个是典籍。但从表现形式上,并没有质地突破,还是故事化的表演思路,“前世”与“今生”,“历史空间”与“现实空间”。只是一个讲文物的故事,一个讲典籍的故事。
《典籍里的中国》还借鉴了《故事里的中国》的戏剧化表现方法,以演员演绎故事,解读典籍。我个人认为,讲典籍故事远比讲文物故事的难度大。典籍更应侧重内容、精华、意义、道理,要把它讲好并不容易。故事重情,典籍重理,两者在表达方面有矛盾。
但也不是没有一致之处,而如何处理“人、情、事、理”,这是需要解决的传播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