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郑大文化产业中心 郑大文化 昨天
作者:汪振军
【内容摘要】“制器尚象”是《周易》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总结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内在规律。依照丹纳的艺术“三要素”,它是民族、时代、地理相结合的产物。黄河流域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历史的积淀,也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大量的民间艺术,作为活态的文化遗产而存在。它们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而要传承弘扬好这些精神遗产,需要做到“五传”,即传人、传艺、传道、传神、传情。立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黄河文化发扬光大,将民族艺术发扬光大。
【关键词】艺术三要素;制器尚象;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传承创新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强调,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黄河流域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大量的民间艺术资源,它们是千百年来留下的精神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人民的伟大创造。今天,我们面临一个新的时代,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传承弘扬民间艺术,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发扬光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 从丹纳《艺术哲学》“三要素”看黄河文化
19世纪,法国著名艺术理论家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提出了艺术发展的三要素:“种族、时代、环境”。这一学说的提出为探索艺术发展的规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第一是种族。丹纳以为,种族是指人出生时所带来的固有的和遗传的性质,而这些气质总是跟身体的气质与结构中各种明显的差别结合在一起,这种遗传的性质都因民族的不同而各异。比如意大利人喜欢健康、活泼,而尼德兰人则安静稳重,这些种族差异在绘画上皆有表现。
第二是时代。在“时代”因素里,丹纳认为要产生伟大的作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自发独特的感情能不受制约的表现出来;二是周围要有与你的思想近似的感情存在。个人感情与整个时代思想感情必须是一致的,而且时代环境还能允许个人感情得到倾泄。意大利之所以会出现文艺复兴,是与这个时代精神气候密切相关的。
第三是环境。丹纳论述的“环境”因素更倾向于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地理环境对民族或种族性格的决定性影响,他把社会环境,或称风俗、制度融入“时代”因素里。尼德兰绘画风格与希腊雕塑风格的形成与它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尼德兰种族居住在欧洲气候湿冷的北方,轻薄似纱的水汽一年到头笼罩在城市上空,而希腊地理位置靠近地中海,常年阳光灿烂,于是形成尼德兰种族慎重安静和希腊人热烈活泼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1】
就黄河文化来说,也存在着丹纳所说的“三要素”。
第一是种族。黄河文化不同于丹纳所说的西方文化、欧洲文化,不同于希腊人和意大利人的文化。黄河文化是东方民族,是华夏民族,是炎黄子孙创造的文化。创造黄河文化的主要民族是汉族,也有藏族、回族、蒙古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它是多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黄河流域的民族文化既有多样性,又有同一性,他们都因黄河而连在一起,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或是一体多样的文化格局。
第二是时代。黄河文化是历史发展的结果,穿越千年万年。黄河文明从早期的八九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贾湖文化到五千年至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大河村文化以及三千年前左右的龙山文化。从夏商周、秦汉唐及北宋。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和鼎盛期都在黄河流域。可以说,黄河文化见证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全过程。一部黄河文化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史。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特点,黄河流域的城市兴衰就是中国政治兴衰的晴雨表,中国历史上的八大古都五个在黄河流域,西安、洛阳、郑州、开封、安阳,无不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风雨雨和发展进程。
第三是环境。黄河是中国北方第一大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黄河流域的气候四季分明,有二十四节气。流域降水量小,以旱地农业为主,冬干春旱,降水集中在夏秋七八月份。黄河流域的地形东西呈现三个台阶,西部高原,中部山地、平原、丘陵,下游平原,黄河流域以黄土为主,河水夹带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气候、植被、物产、人居、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也造就了独特的人文性格和文化习俗。黄河流域人的性格与南方人的秀气、温润、细腻、精致明显不同,呈现出开朗、大气、厚重、粗犷、勤劳、简朴、务实、包容的特点,犹如黄河一样阔大的气度和气象。
正是由于种族、时代、环境三要素的结合,形成了黄河流域独特的文化。也正由于黄河流域的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呈现出黄河流域独特的文化风貌与艺术风貌。
二、 从《周易》“制器尚象”看黄河文化
黄河流域的文化总是以符号的形式呈现出来,伏羲画八卦、河图洛书、文王演易这一切都发生在中原大地,发生于黄河岸边,因此,《周易》作为中华文化元典,群经之首,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由文献中的伏羲画八卦相关联的河图洛书,成为中国人最早以阴阳为代表的思想理念,其形成在黄河流域,尤以黄河与洛水汇流处最具代表性。阴阳太极理念开启了中华文化思维模式的先河,并由《周易》得以发展。‘文王演周易’的历史,就发生在汤阴的羑里。由《周易》而形成了儒道两大文化流派,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出生在黄河下游的鲁国,其到中原周游列国,并形成和完善了儒家体系;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出生在黄淮之间的河南鹿邑,他的主要人生阅历以及重要成果《道德经》,也是在黄河流域体验完成。”【2】可以说,不读《周易》,不读《论语》《道德经》就不可能懂得中原文化与中国文化,也不可能懂得黄河文化。
《周易》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最重要的是它为中国文化提供了一套符号体系与思想体系。八卦就是八种符号,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由八卦派生出的64卦,代表了自然与人文的64种状况。《周易》以阴阳变化的观点分析了自然与人文变化的规律。
同样,《周易》提出的“制器尚象”也揭示了中国艺术发展变化的规律。
“制器尚象”语出《周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象者,既为物象,也为意象。古人制器的目的,一是实用,二是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段话的意思是古人在造物制器时,通过对天地万物的观察,用具体的形象、感知的意象、领悟的道象来进行创作,这是中国古代造物的方式。“器”,本指器皿,又引申为各类器械,包括器皿、工具、武器、车船等。制器者,指制作器械的工匠们。“象”,统指天地间万物之形象及其物性。“制器尚象”,指制器者观物之象,触类旁通,因而造器为用。譬如上古有巢氏观鸟巢之象,因而教民巢居;黄帝时见蓬草随风滚动之象,因而创制车轮;鲁班有灵感于割手的草,因而创作锯子;比如陶器制作,就尚虚空之象,以内空为用。故老子曰:“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意思是:烧造陶器,必当中空无,方能为器用。以上例子,皆为制器在功能、运用上的尚象。
“立象尽意”是对《尚书》“诗言志”的继承和发展,“立象尽意”命题说明,“立象”是“尽意”的手段,“尽意”是“立象”的目的。这一思想移用于艺术创作,即艺术创作应以主观意志情感的表达为宗旨,而艺术形象的创造必须处处为“尽意”服务。中国艺术重传神而轻形似,追求“意在言外”“象外之意”的艺术境界,这些重要的观念与“立象尽意”命题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易传》把“象”和“意”联系起来,引导后世美学家对“象”与“意”的关系进行了许多专门的探讨。南梁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提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要求艺术家在构思时必须在“象”与“意”之间认真筹措,使所造形象与欲达之情意水乳交融,形以意而神,意以象而通。
“意象”范畴的产生,发源于《易传》,是中国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天理解黄河流域民间艺术的一把钥匙。
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看黄河文化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公约》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包括: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不管是联合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还是中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我们都能够发现,这一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它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文化遗产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两者相互依存,合体而生。过去我们比较重视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文化的“非物质性”恰恰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它强调了文化延续不断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人们生产生活创造的结果,它是一个漫长积累和积淀的过程。它是文化的血脉,是精神的血脉,是各民族文化的根与魂。今天,我们面临着现代化的浪潮,许多传统文化正在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如此,如果不重视保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遗产就有消失的危险,因此,加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就是让我们的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断。
3.它强调了文化存在的多样性。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文化多样性”被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技术全球化的快速推进,文化全球化也在到处蔓延。文化全球化既给各地区的文化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特别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地盘挤占与受众争夺,使得各地区的民族文化有被同化、弱化甚至消失的危险,因此,在这种情形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健康的文化生态,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4.它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是人。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非物质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群体、团体、个人。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是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是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侧重对文化遗址、建筑、可移动及不可移动文化物质的保护。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是人。因为人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载体。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技术、技艺、精神、思想,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消失。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强调的是“活态保护”,以人为本,代代相传。
黄河流域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在黄河流域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中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国家非遗项目、省级非遗项目以及各地有特色的非遗项目。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青海的格萨尔史诗、藏戏、河湟皮影、热贡艺术、土族盘绣,四川的川江号子、洞经音乐、道教音乐、川剧、峨眉武术、蜀绣、绵竹年画、泸州老窖、藏族民歌、四川担担面,内蒙古的长调民歌、呼麦、祭敖包、那达慕大会、蒙古族马头琴,甘肃的花儿、河西宝卷、马家窑彩陶文化、曲子戏、兰州太平鼓、裕固族民歌、庆阳香包、兰州拉面,宁夏的回族花儿、回族服饰、回族医药、抬阁、北武当寺庙音乐,陕西的西安鼓乐、皮影、剪纸、马勺脸谱、凤翔木版年画,陕北的民歌、秦镇米皮、羊肉泡馍、关中道情、西凤酒,山西的绛州古乐、晋剧、蒲剧、河曲民歌、五台山佛乐、中阳剪纸、杏花村汾酒、山西刀削面,河南的黄河号子、黄河澄泥砚、豫西剪纸、唐三彩、淮阳泥泥狗、浚县泥咕咕、禹州钧瓷、汝州和宝丰的汝瓷、开封官瓷、南阳镇平及新密的玉雕,山东的潍坊木版年画、风筝制作、东岳庙会、祭孔大典、山东花鼓、东阿阿胶、孔府菜、德州扒鸡、龙江粉丝、德州黑陶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黄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为黄河文化贡献了多姿多彩的内涵。
四、 黄河流域中原民间艺术的分类分布
(一)河南陶瓷
1.河南陶
考古发现:贾湖陶、三门峡仰韶陶、庙底沟陶、大河村陶、双槐树、二里头等。当代陶:贾湖陶(王亚东)、仰韶陶(杨栓朝)、沁阳神农黑陶(汤丽)、淮阳陶(张辉)、浚县陶(赵希文)、新密窑沟窑、沁阳黑陶(王正龙)。
2.河南瓷
钧瓷:孔家(孔铁山、孔相卿、孔红生、孔春生)、大宋官窑、苖锡金、晋家(晋佩章、晋晓瞳)、任家(任坚、任星航、任继伟)、阎夫立、杨志、刘富安、冀德强、苗长强、苗建长、张自军、杨国政、王秋红、王建伟、王现峰、李欣营、周松建、杨廷玺、李建锋、卢三、卢俊岭、刘志钧、李和振、王金合、张建钊。
汝瓷:汝州(孟玉松、朱文立、李廷怀、杨云超、李晓涓、范随州、赵俊璞、王振芳),宝丰(王君子、马聚奎、王国奇)。
官瓷:开封(王振宇、高聚德、何浩庄、张洁光、刘跃民、刘英进、王东霞、陈连义、董俊)。
洛阳三彩:(高水旺、郭爱和、李学武)、巩义三彩(游光明)。
其他瓷:登封窑(李景洲)、郑州窑(孙军)、郑州丹炻(赵承祥)、巩义唐白瓷(韩红立)、荥阳隋青瓷、唐钧(郏县李俊峰)、鲁山花瓷(袁留福、梅国建、张东晓、王群成)、焦作绞胎瓷(柴战柱、杨峡)。
(二)玉雕、石雕、篆刻
1.南阳镇平玉雕(仵应汶、仵海洲、吴元全)2.新密玉雕(赵国安、王冠军)3.方城石猴(王国庆)4.浚县石雕(张学英)5.郑州薄刃锐刀元朱文篆刻(顾胜水、顾建硂)。
(三)木版年画
1.开封朱仙镇年画(郭泰运、任鹤林、张继中、尹国全、姚敬堂)、尉氏(刘兰昌木版年画、木版佛画)2.滑县年画(韩建峰)3.登封年画(耿炳伦)4.卢氏年画(张德琰)5.南阳社旗年画(陈复兴、陈景知)6.豫北获嘉县小杨庄木版年画(张同瑞)。
(四)剪纸
1.洛阳(李笑白、洛阳师院李涛、孟津畅杨杨)2.陕县南沟村(任孟仓、焦丛仙、朱秀云、黄亮娥)3.灵宝(王蓬草、杨仰溪)、卢氏(杨春枝)4.郑州(连德林、程玉霞、郭秀丽、赵霞、袁升科)5.巩义(曹慧贞)6.开封(河南大学张朝辉)7.商丘(胡明、贾艳梅)8.新乡(李爱荣、杨庆峰)9.平顶山(李福才)10.信阳(朱华梅、许熙)11.禹州(刘广磊)12.卢氏(郭东成、杨喜顺)。
(五)泥塑
1.淮阳泥泥狗(李修身、彭兴孝、任国和、房国富、许述章、张华伟、许高峰、邵波)2.浚县泥咕咕(张希和、王蓝田、王学峰、王红瑞、宋学海、柴秀建、宋庆春、宋楷战、杨玉冰、康浩斌的民居)3.淮滨泥叫吹(郑金宇)4.周口泥人(张振福)5.嵩山泥人(刘永占)6.郑州泥人(赵恩民)7.商丘柘城泥人(李秀山) 8.安阳泥人(薛小飞)9.鲁山泥塑(王忠富)。
(六)面塑
1.郑州(管城区曹顺兰、二七区崔勇锐、中牟县张明彦)2.新乡(刘玉伟)3.焦作(封丽娜)4.灵宝、陕县花馍。
(七)刺绣
1.开封(王素花、魏然、苗炜、程曼萍、李素娜、刘瑞红、魏冬梅)2.安阳(冯荣丽)3.焦作(李卫霞、顾红菊)。
(八)木雕、根雕
1.嵩山木雕(王振北)2.漯河木雕(王敬民、梁俊锋)3.封丘木雕(刘玉洲)4.社旗木雕(陈凤军)5.商丘木雕夏邑(王思军)6.南阳木雕(方铁成)7.登封根雕(郭顺昌)8.巩义根雕(陈位灿)9.焦作木雕(李非)10.新乡木雕(李刚)11.漯河梳子制作(陈庆伟)12.郑州木雕(智振伟)。
(九)农民画、烙画、麦秆画
1.洛阳平乐牡丹画2.商丘民权画虎村3.舞阳农民画(连瑞卿)、汝南县农民画(解振乾、袁宝华、曹凤山)4.烙画(南阳丁洪强、李云琴、郑州李彦杰、赵志江)5.麦秆画(濮阳刘丽敏、开封陈振强、驻马店姚玉娥)6.高粱杆画(闫玉虎)。
(十) 中原砚
1.济源天坛砚(张书碧、张许成、麻希泉、王天才、刘荣光、李喜连)2.方城黄三石砚(张伟)3.三门峡的虢州砚(上官峰民、张天水)4.澄泥砚(三门陕州王驰、王跃泽、新安县李中献、游敏、孟州李伟、郑州王玲)。
(十一)布艺
1.香包(郑州卢爱玲、张艳、驻马店王彩红)2.布老虎(陕县朱秀云、浚县黄贵莲、淮阳雷德超、灵宝张红立、郑州董淑梅)3.绣花鞋(滑县孔俊英)4.南阳镇平布艺(侯显珍)。
(十二)传拓
1.郑州高浮雕传拓(李仁清)2.郑州汉画石汉画砖传拓及研究(方清刚)3.南阳汉画石汉画砖传拓(方清亮)4.郑州全形拓(陈捷)5.郑州颖拓郑金玉6.郑州传拓及文创(杨慧)。
(十三)其他手工艺
郑州管城区猴加官(魏义民、魏田军)、滑县吹糖人(马福利)、洛阳毛猴制作及漆器制作(李宏超)、郏县金镶玉制作(李建立)、新密银器制作梦祥银(李杰石)、开封兰考乐器(古筝、古琴)、驻马店确山小提琴制作、固始柳编、焦作青化竹编、伊川青铜器制作、铜雕(刘福喜)、瓷雕、皮雕、叶雕(刘政)、锔瓷(洛阳张璞、郑州李雨)、漆艺、斫琴(孙海明、王东、位学伟)、灵宝皮影(索辛酉)、罗山皮影(陈光辉、吴安修、李世宏)、汴梁风筝(宋天亨)、洛阳宫灯(朱学愈、李文林)、开封灯笼(张金汉、张俊涛)、许昌戏装、嵩阳宝剑(曹延朝)、驻马店棠溪宝剑(高庆民)、郑州丝绫堆绣、上蔡县东岸桃核雕花工艺(刘海龙)、上蔡县重阳茱萸绛囊(张社)、郑州鸵鸟蛋雕(丁洪波)。
五、黄河流域中原民间艺术传承典型
(一) 黄河澄泥砚
黄河澄泥砚与中国端砚、歙砚、洮砚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其他三种砚均用石头雕刻,唯有澄泥砚是以沉淀千年的黄河渍泥为原料,经特殊的技艺烧制而成。从上个世纪80年代,在郑州黄河游览区工作的王玲和丈夫张存生二人,在保留古法土窑烧制的基础上,澄泥、晾晒、和泥、雕刻、烧制,经过20道工序,历经3年,反复试验131次,1991年5月,他们终于掌握了最关键的烧制技术,制作出真正意义上的“黄河澄泥砚”。 当代黄河澄泥砚坚润宜墨,触若童肌,扣若金声,贮墨夏不腐冬不枯,作出字画虫不蛀,加之窑变之因,使得一胎十案,一砚百变,宛如神笔仙手之作,堪称砚中一绝。为了发掘和传承黄河澄泥砚,王玲付出的不仅是青春,还有挚爱的人。丈夫的去世,成为她一生的痛,也是她这些年来传承和坚守的动力。1999年,王玲的丈夫张存生受命设计河南省赠送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礼物九龙晷。他为此工作了3天3夜,第4天早上完成创作后一头栽倒在地,几个月后因肾衰竭去世。丈夫去世后,王玲想起丈夫的嘱托,决定坚持下去。当时,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在黄河边的窑洞里,生活非常艰苦,但为了澄泥砚事业,她坚持了下来。如今,澄泥砚非遗传承人王玲扎根黄河边30多年,不仅恢复了澄泥砚的制作技艺,还创作出澄泥砖雕、金沙泥茶具等黄河泥系列作品,获得国内外大奖80余项。她的儿子、女儿都已长大成人,成了黄河澄泥砚事业的接班人。王玲说:“黄河是我的根,艺术是我的命,离开了黄河我的艺术也就没有了生命力!”
(二)颖拓《轩辕黄帝》
颖拓艺术是在民国初年由书画金石篆刻家姚茫父始创。郭沫若赞为:“茫父颖拓实古今来别开生面之奇画也”。什么叫“颖拓”?颖指笔,颖拓就是用笔画出来的拓片,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中国画中罕见的画种。由于颖拓艺术工艺复杂,非积年难有成就,故从事者极少,濒临失传。郑振铎称颖拓为:“大胆的创造性的艺术劳动。”由郑州郑金玉女士创作的《轩辕黄帝》颖拓长卷的问世,让颖拓艺术发扬光大,也让黄帝文化以一种新的形式得以传播。郑金玉女士先后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和河南大学美术学系,是《轩辕黄帝》颖拓长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在跟随父亲和大学艺术学习的基础上,继承了颖拓(双勾、点、涂、皴、擦、拓)技法,较全面地描绘了《文明始祖,民族之根,轩辕黄帝》一生的丰功伟绩、历史创造以及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不仅宣传了中原文化,更是对颖拓技术手法的传承。中国收藏家协会石刻艺术收藏委员会会长刘正义说:“《轩辕黄帝》颖拓长卷,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值得博物院收藏。”自从2006年第一次参加“轩辕黄帝拜祖大典”,她就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双手,将轩辕黄帝的丰功伟绩描绘出来,以示后人。从那时起,她就收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起草画稿,到全国各地考察有关轩辕黄帝的轨迹等。经过了数十年的风雨历程,终于将轩辕黄帝的丰功伟绩跃然于纸上。郑金玉老师身患严重的心脏病,但为了完成这幅长卷创作,她多次往返新郑黄帝故里,多次往返南阳临摹、写生汉画像石,多次被120车拉到医院,在她与疾病作斗争的日子里,终于完成了这部《轩辕黄帝》颖拓长卷。郑金玉老师的另一大贡献是为传播郑州少林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2012年10月9日是第四十三届世界邮政日,《少林六合拳》邮政贺卡共十枚公开发行。贺卡中少林六合拳图稿由河南工艺美术画大师郑金玉主笔,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指导,在原作《少林寺六合拳图》基础上通过详实资料考证和反复推敲进行绘制,图稿绘画功力深厚,人物形象生动,采用工笔重彩形式再现了明清时期皇家寺院罗汉练功习武的精彩场面,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三)郑州窑
郑州是商代的都城,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具有3600年的历史。不仅青铜器铸造闻名于世,而且陶瓷制作也有久远的历史。大河遗址出土的仰韶时代的彩陶,其双连壶作为部落联盟的象征,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郑州地区的先民从商代就掌握了原始青瓷的烧制技艺,是中国原始青瓷的重要发祥地,古代文献记载五代时郑州更是烧制出了精美绝伦的柴瓷。在明代王佐所著《新增格古要论》中专门记载:“柴窑器出北地河南郑州,”《瓷史》记有:“五代数十年间,其瓷窑可考者有五,曰郑州窑、曰耀州窑、曰宣州窑、曰南平窑、曰越州窑。”郑州窑为诸窑之冠。关于郑州柴瓷,文献中有12字描述:“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生如磬。”如今,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高级工艺美术师孙军潜心研究郑州窑的历史,并致力恢复郑州窑青瓷,将失传近千年的青瓷文化接续上承。孙军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记者工作,在新闻采访过程中接触了厚重的中原陶瓷文化,渐渐痴迷于中原陶瓷窑口寻找和瓷片收集。后来,干脆辞去记者工作,一心一意扑到陶瓷的研究与制作上。先后拜访多位大师,在共和国陶瓷先辈杨文宪的指正下,经过多年的实践历练成为陶瓷界的行家里手,他的陶瓷作品代表《乐舞中华》《国韵》《盛唐气度》《美佛》等获得诸多国家级奖项,多件钧瓷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编撰出版了30万字的《中国陶瓷名釉》。20余年间,孙军不仅做陶瓷,还开创了河南省的很多第一,2017中国文化产业百位年度人物河南唯一入选者;2004年参与策划第一届禹州钧瓷节;2008年建立中国第一家大型泥塑艺术馆——淮阳泥塑艺术馆,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2011年成立第一家以钧瓷收藏、研究宣传为主的全国钧瓷收藏家联谊会。了解孙军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梦想家,还是一位实干家。为了完成传承郑州青瓷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孙军专门在郑州花园口建立了郑州窑青瓷研究院,这个研究院由中国青瓷标本博物馆、中国青瓷研究资料室、生产车间、学习培训教室等组成。中国青瓷标本博物馆展示了孙军30年来收藏的中国100余座古代青瓷窑口的青瓷标本10万余件(片),展现了自商代原始青瓷至元代之前中国青瓷最重要的一段发展历程,是河南省学习研究中国青瓷特别是中原青瓷的重要基地,是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
(四)高浮雕传拓
传拓技艺是我国重要的发明之一。即将纸覆在碑刻、甲骨、青铜器、画像石、造像等金石器物的文字、图案、纹饰之上,采用墨拓手段原大拓印的文献复制技术。传拓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载体,也是中国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金石学和书法、绘画、雕塑艺术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传拓技法方面,难度最大的是高浮雕正投影的传拓技术。因为拓印的对象是凸凹不平的石刻立体造像,湿透的宣纸必须以正投影的要求,把宣纸切割开直压到各个部位之上。墨色以近浓远淡施墨法,来表现石刻的立体层次效果。完成后,还要保证尺寸比例与原石相吻合,既是石器的墨画又是一件石刻的1:1实测图。高浮雕石刻传拓技艺,主要采取正投影原理与绘画艺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上纸、砸纸、上墨、揭取、粘接、修复、装裱等一系列工艺流程,成功地把古代石窟寺雕刻、造像碑、画像石、画像砖、墓志等作品从立体凸凹转换成平面予以保存。
李仁清,男,1963年5月出生,河南商城县人,从事传拓工作30余年。1988年参加了河南省中小型石窟、古桥和小浪底等项目调查与测绘,并对高浮雕拓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随后几年,他的足迹遍布河南、上海、南京、山东、陕西、山西等省市,传拓技艺日臻成熟。2008年4月出版了《中国北朝石刻拓片精品集》,在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和“丝绸之路”申遗中,高浮雕建档被列为精品档案。特别是对登封汉三阙、巩义石窟寺、安阳灵泉寺等国家重要文物的高浮雕传拓资料存档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对河南省中小型石窟文物拓印建档项目、北宋皇陵圆雕和桂林高浮雕摩崖造像进行了传拓。2016年10月5日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对李仁清大师的高浮雕传拓技艺进行了报道。2016年5月18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李仁清传习所”在郑州揭牌。
李仁清先生在传拓方面的贡献在于他继承和创新了高浮雕传拓技艺。这一技艺的特点有二:一是立拓技艺。将三维变成二维,用二维表现三维。中国传统的传拓技艺主要局限于平面,而对于立体则一直是个难题。李仁清先生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攻克了高浮雕传拓这一历史难题,使得中国大量的石窟造像和石刻都可以通过这种技艺用文本的形式记录和传承下来。二是修复技艺。立体传拓不像平拓在一个平面上作业,而是在凹凸不平的圆雕石刻上因物赋形,化整为零,拓片取下来是无数张碎纸片,然后需要艺术家按照石刻本身拼贴复原成完整的图案。这项工作,既需要静心和耐心,也需要高超的艺术水平,只有对于造像本身的充分理解和把握,方可保持艺术的原真性。所以,李仁清先生的传拓技艺,既是一门高超的技术,也是一门高超的艺术。这门技艺既是对于传统技艺的传承,也是他自己长期的探索创新。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高浮雕传拓技艺别具一格,填补了拓片史上的一个空白。它的作用和意义在于:将传统单一的文字拓片拓展到图案、图像,进而发展为立体的石刻和石窟艺术拓片,不但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作品的全貌,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五)登封窑
登封是五岳中岳所在地,历史上文化荟萃,儒道释融合,陶瓷文化在这里也有传承。登封窑位于河南嵩山腹地,地理位置优越。登封窑烧造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其往上可追溯到隋唐,往下可延续到明清。登封窑是以装饰著称的民窑,尤其是在唐宋时期,可以说在白瓷装饰里面,登封窑的装饰是最好的装饰之一。比如从历史角度来说,在装饰技艺上,登封窑包括所有的划花、刻花、剔花、雕、镂、素、贴,也就是说唐宋之期的装饰技艺它都有体现,还有它的装饰题材,像人物、花鸟、虫鱼等等,尤其是人物装饰,可以说是最近在流行的,所以它是以装饰著称的历史民窑,这是它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体现在年代上就是它的历史悠久。
李景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郑州市登封窑陶瓷博物馆馆长。30余年来,李景洲致力于历史名窑登封窑的调查、研究、保护、恢复、传承和开发,终使失传达千年之久的登封窑历史名瓷白釉珍珠地划花得以恢复,填补了郑州乃至河南的一项陶瓷文化空白,发表十余篇陶瓷专业论文和报告,并取得水墨瓷和陶制麦饭石两项国家发明专利。自2008年登封窑珍珠地瓷器复仿成功以来,李景洲带领团队经过数月努力,于当年8月完成了登封窑传统瓷登封窑珍珠地、白釉剔刻、细线划花、白地黑花等20多个品种的复仿工作。他没有止步不前,而是紧锣密鼓开始了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之路。水墨瓷,是在登封窑传统装饰技艺白地黑花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这种装饰技法是把传统国画的表现手法运用在了陶瓷上,表现出传统水墨画的效果,使画面更含蓄,更有意境。这一创新产品被誉为“21世纪陶瓷装饰的一支奇葩”,填补了一项陶瓷装饰空白。同时,李景洲在 2012年,打破了过去利用原矿切割、打磨制作麦饭石产品的常规,开创了使用陶瓷烧制技艺制作麦饭石器皿的先河。如今,李景州在登封建立了登封窑传承基地,集研究、展示、生产、研学、传承为一体,成为郑州陶瓷文化传承的典范。
(六)绢人制作
绢人作为一种艺术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民间艺术种类,现已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考古学家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长沙楚墓中,就曾挖掘出木雕精细、面目如生、身着丝绢衣服的木佣。《东京梦华录》中也有北宋民间艺人“剪绫为人,裁锦为衣,结彩人形”的记载。曾几何时,绢人的制作工艺在历史上一度失传,解放后由葛敬安等美术大师在北京地区将其挖掘并恢复,因此绢人也被称为“北京绢人”。制作绢人要选用上等的丝、绸、纱、 绢为原料。制作时要经过雕塑、制头、制手、服装彩绘、头饰、道具等几十道工序,最后组装制作成三维立体造型。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妙高超的技艺,每一件作品,都要求赋绢纱以生命,施丝绸以灵性。一个绢人作品最具魅力之处在于对人物神态的展现,无数个灵动的细节成就了传神的瞬间。因此,可以说每个绢人,都是一件饱含文化内涵的艺术精品。
徐澎,祖籍山东, 1948年毕业于山东南华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是中国第一代大学美术系雕塑专业学生,解放后曾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1977年与绢人结缘,1979年,徐澎回到河南电影制片厂工作。四十多年来,除工作之余外,她与绢人朝夕相处。本着对绢人的痴迷与热爱,她至今仍在坚持创作,多年来佳作不断。徐澎手中的绢人多以女性为主,在她不大的房间中,琳琅满目地摆放着缧祖、西施、婵娟、班昭、卓文君、王昭君、蔡文姬、文成公主、上官婉儿、李清照、杨门女将、唐琬、杜十娘、李香君、柳如是、秋瑾等中国历代女性的绢人作品,一个个生动的女性形象被展现得活灵活现。1990年受澳大利亚当代艺术研究院邀请,徐澎老师由文化部派遣赴澳大利亚作文化交流展出。1995年参加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美术展,绢塑人物《人杰鬼雄》获特等奖并被收藏。在2018年底举行的河南文化盛典上,徐澎被评为豫匠年度人物,这也是专门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做出贡献的老艺术家设立的奖项,在河南是第一次。如今徐澎老师已年过九旬,但依然每天坚持工作,沉浸在她的绢人世界里,乐此不疲。她所塑造的中国女性形象,不仅是难得的艺术精品,更从精神上激励鼓舞了无数的人。
结语
笔者从2005年开始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到河南近100多个县实地调研,结识了300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采访了100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创办“郑大文化”公众号,5年共推出原创文章450期,出版了一部专著《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产业化研究》,参与了多次政府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和项目评审,并到黄河流域的山东、山西、陕西、四川、甘肃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了长达15年的追踪研究与思考,由于个人能力和条件所限,文中列出的项目和传承人,多有疏漏之处,请大家谅解。通过大量的研究和调研,深感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特色明显、人才辈出、生生不息。这些文化资源对于当代文化传承和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需要做到“五传”:传人、传艺、传道、传神、传情。传人,就是要培养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让民族文化后继有人;传艺,就是将祖辈留下来的技艺传下去,连续不断;传道,就是挖掘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传神,就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族精神传下去;传情,就是把我们对于民族文化的热爱与情怀传开去,感染更多的人。今天,我们要立足“文化双创”,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承古开新,传承发展,将黄河文化发扬光大,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责任在肩,不负韶华,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