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郑州之八——郑州烩面

时间:2021-05-23 16:10:52 阅读: 来源:原创

 

 

 

 

文/史金腾


过去,郑州地区常以面食杂粮为主,日常吃食中面条一直是郑州人一年四季都离不开的饭食。

       

郑州人常吃的面条花样繁多,从做法上有汤面条、捞面条、卤面条、炒面条、焖面条;有白面条、杂面条(如绿豆面条);形状上有宽如腰带的宽面条,有窄如韭菜的窄面条,还有菱形的面叶;稀稠上有清汤面、糊汤面之分;味道上有淡味、咸味、酸味、辣味等;从地域上有源自陕西、甘肃的拉面,有来自山西的饸饹面、刀削面和来自洛阳的浆面条等,林林总总,真是百吃百样。

郑州烩面始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兴于改革开放年代,如今,郑州各种字号的烩面馆遍布大街小巷,如萧记、马记、杨氏、闪记、豫丰源……许多郑州人几天不吃烩面就心里想得慌,出差在外,回郑州第一件事就是去吃碗烩面。现在不少家庭主妇也掌握了在自家厨房里做烩面的技巧。

 

近年来,烩面已经走出了郑州,国内许多城市都有了郑州烩面馆。郑州的“红高粱”曾一度打入北京王府井,誓与洋快餐叫板。外地客人到了郑州,想尝尝郑州的特色小吃,首选就是烩面。不少烩面馆悬挂着名人莅临饭店的巨幅照片,借以宣传自己。



前不久我参加一次私人聚会,与郑州合记烩面的于老板坐在一起。我顺便问及合记烩面的来历,据他说,合记烩面可以说是烩面的鼻祖,其前身是陕西牛羊肉炒菜馆,坐落在二七塔西北角。1953年3月,李少卿等四人接管此店,更名“合记”,意为合作。名厨师赵荣光在此长期掌勺,其擅长牛羊肉、鱼类菜肴的烹饪。后来专营羊肉烩面,改名为合记烩面馆。

 

谈起烩面是如何发明的,于老板说:赵荣光师傅喜欢吃面食,一天忙下来,人也疲惫了,常把卖剩下的面拉成面片,加点羊肉汤烩烩,与徒弟们当作夜宵。赵师傅发现,剩下的面拉成面片更筋道,经肉汤烩过的面片的味道比面条的味道更好。

 

后来,赵师傅潜心研究,不断改进,如和面里时放些盐碱,使面更筋道,加上羊肉汤、肥肉块,味道鲜美,营养搭配合理,经济实惠,因此,逐步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喜爱。

 

合记烩面的制作已形成了一个严格的操作规程。选上等鲜羊肉,羊肉与羊骨有一定比例,经浸泡后下锅,撇出血沫,放入大料。选用精白面粉,加入适量盐碱,兑水,和成软面,反复揉搓使其筋韧。锅内放原汁肉汤,将面拉成长长的面片入锅,放上羊肉,配上黄花菜、木耳和粉条等。上桌时附上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配食。合记烩面坚持一碗一锅,无论供应多么紧张也从不破例。郑州烩面成为一种集荤、素、汤、菜、饭于一体的传统小吃。

于老板接着说:烩面兴起时,独此一家,食客众多。合记烩面馆每个月消耗的大白瓷碗和其他餐具,得用大卡车拉一整车。那时二七塔还是个木塔,上面装有电灯,又叫灯塔。塔的周围有许多席棚小饭馆和卖小吃的。以塔西北角坐北朝南的合记烩面馆生意最火。当时的合记烩面馆只有两间小房间,因此不少没座的顾客手捧着大白瓷碗,或蹲或站在大街上,用筷子挑起长长的烩面,大口吃面,大口喝汤,盛况空前。人们从此经过,老远就能闻到羊汤鲜美的香味。

 

后来合记烩面几经搬迁,并发展了不少分店,特别是位于人民路的滋补餐厅,经装修改造,店内装饰一新,而且除羊肉烩面外,又研制出鸡丝、三鲜等系列烩面,更是生意兴隆。1991年夏天,来自香港的魏贤之、梁安妮等老同学来郑州旅游,我特别选在这里招待,他们吃后赞不绝口。郑州这一小吃,真正登上了大雅之堂。

郑州烩面现已演变成一种艺术表演,烩面师在食客面前拉面片时,面片在空中飞舞,令人眼花缭乱。在最近的一档电视节目中,拉面片的表演竟登上了舞台。

 

现在,郑州烩面已经与兰州拉面、山西刀削面、武汉热干面等,成为“中国十大面”。郑州烩面享誉中原,遍及全国,准备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郑州烩面将不仅成为郑州的一张名片,而且成为中华美食的一张名片。

 

扫码关注

Copyright ©2019-2020 Powered by © 河南社区网

主管主办单位:河南省敬老助老总会                      

协办单位:河南社区网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老龄产业协会                 

技术支持:河南中原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河南得益律师事务所律师 段颖杰

豫ICP备20022765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6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