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落有一个村落的历史与故事。“还没建成,天天都有人来瞧,我都会给他们当讲解员!”12月14日下午,来到新乡县翟坡镇任小营村正在修建的村史馆里,村民任成勤边整理身旁的“老物件”,边与记者说话。
你捐一个老磨盘,我捐一个木耘锄,他捐一沓旧粮票……任小营村村史馆里的每件物品,都是村民自发捐赠出来的,村史馆的选址,也是一处闲置很久的旧仓库。
对于很多村集体收入高、基础较好的村子来说,建设一个村史馆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对于前几年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的任小营村来说,建设村史馆,曾经谁都不敢想。
“不计报酬,不分白天黑夜,我们成立了一个村史馆建设小组,成员都是村里的“老乡贤”,最年轻的也都65岁了!”据该村党支部书记任家荣介绍,是小组里的七八个老人的支持,才让村史馆顺利落地。
但是老人们并不这样认为。“是家荣书记的热情感染了大家,他是个给村里干实事的人!”任成贞今年77岁,他不停地给今年40多岁的任家荣竖大拇指。
在去年年底的换届选举中,在外做粮食生意的任家荣当选了任小营村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热爱家乡有激情的他,上任不到一年,通过申请项目、“化缘”资金、自掏腰包等方法,帮助村内重修道路、修建污水管道等,让村里大变样。
这些事儿,不光是“老乡贤”,村民们也都看在眼里。提升了村里的硬件设施后,任家荣将工作重心放到了提升村内文明乡风,他开始开展村内美丽庭院评比、组织村民开展义务劳动,对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进行评选,还利用起了村内的空白墙面,将百年党史搬上墙,潜移默化影响村民。
正因为任家荣的努力与靠谱,当一个月前村“两委”提出建设村史馆时,村民们一呼百应,有物品出物品,有力出力。“这是村上的馆,俺们肯定得支持!”这是任家荣听村民们说得最多的话。
“这几天正在撰写村史馆里的前言和简介。”晚上7点,天已黑,任小营村村委会办公室里,依旧亮着灯,任家荣和几位老人还在埋头翻找资料,撰写村史馆所需的文字材料。(记者 马丙宇 刘亚鑫 通讯员 魏国武 余晓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