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杨晶晶 通讯员 杨绪伟 柯智勇)“今天的《民法典》解读,讲讲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9月24日一大早,商城县鄢岗镇阮岗村便民服务中心的大喇叭便准时响起,村民梅如福一边忙着晾晒刚刚丰收的稻谷,一边侧耳倾听。
“每天听听大喇叭,足不出户知天下。”梅如福乐呵呵地说,“这不,俺边干活还能边学学法,方便得很哩!”
“每天早晨六点半到七点半,傍晚五点到六点,大喇叭准时开讲。”阮岗村党支部书记张德宇高兴地说。
大喇叭原本是村里发布通知、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如今它又有了新作用,每天定时开播,向群众传递大政方针、惠农政策、传统文化、移风易俗、种植养殖、疫情防控等信息,让村民在家门口和田间地头就能学到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乡村大喇叭打通了政策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的“最后一米”,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乡音传党音,宣讲入民心。近年来,商城县将大喇叭宣讲与基层党支部建设结合起来,鼓励各村和社区的党员干部、宣讲志愿者,走进大喇叭演播室,根据群众需求,实行订单式宣讲,群众喜欢听啥,大喇叭就宣讲啥,让大喇叭与村民代表大会宣讲、文艺宣讲、微信群宣讲等形式有机结合,打造起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的基层党的理论宣讲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