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田育臣 通讯员 赵悦悦
2022年5月以来,在航海西路街道民安社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份不同、职业不同,但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都毫不犹豫地扛起了重任,拧成一股“麻花劲儿”,共同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强防线,用一抹“志愿红”筑牢了社区防控阵地。
就地转换志愿者,充实基层力量
“我报道”“我可以”“我来”,一声声“我报道”的背后,体现着一个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五一假期里,民安社区很多“双报到”党员主动放弃休息,就地转化为志愿者,孙晓梅、魏桂香和张建煜就是其中一员。近日来,民安社区工作人员异常忙碌,电话声此起彼伏,辖区人员信息核查、信息报备、咨询防疫政策和防控措施、全员核酸检测等各项工作让办公电话成了“热线”,在做好个人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孙晓梅、魏桂香和张建煜三人第一时间报名加入,协助社区接听电话,登记核查人员信息,一忙就是好几个小时,有时候累到嗓子干哑才想起来喝口水。
夫妻档,暖心的身影温暖整个社区
他们是相濡以沫的夫妻,更是并肩战斗的“战友”,虽然身处不同的岗位,但相同的使命、共同的担当让这对夫妻同赴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是抗疫夫妇——陈书军和赵琳枫。近乎每天,夫妻俩都准时来到民安西上核酸检测点,协助工作人员一起做准备工作。当医护人员到场后,妻子赵琳枫便开始换防护服,负责为核酸检测人员进行信息采集。“秩序组”陈书军则在一旁维护现场秩序。就这样,夫妻俩互相配合,互相鼓励,半个月的时间里,妻子赵琳枫身上起过疹,防护服内的衣服也一直处于“浸泡”状态,但两人全然不在乎,仍坚守在抗疫一线。家是最小国,陈书军、赵琳枫这样的“抗疫夫妻档”,他们默默奉献、无私坚守,用乐观战“疫霾”,用行动守护“初心”。
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军人
一声“到”,一生“到”,脱下军装不脱军人本色,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仍然保持军人冲锋状态,得知疫情闭环管理需要志愿者,周正朋主动请缨。在全员核酸检测现场,他与医务人员并肩作战,全力做好布置现场、秩序维护、引导排队、纾解居民情绪以及信息采集等工作,为保障核酸检测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社区执勤卡点,他主动进行查验通行码,排查外地车辆及外来人员、测量进出人员体温以及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他的一系列行动诠释了退役军人风采,为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
带伤上阵,在“疫”线绽放美丽
“没关系,我的腿没问题,我是一名党员,现在就应该冲在战‘疫’一线,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在接到民安社区志愿招募的倡议后,郑地租赁的王素华顾不上还未痊愈的腿伤,第一时间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做好信息采集、卡点值守等工作,从5月5日至今,王素华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劳累的工作导致她的腿钻心地疼,每次劝她休息养伤,她都是“我没事,我能行!”虽然带伤上阵很辛苦,但在这个关键时刻,能为保护居民的健康出一份力,王素华觉得很自豪。
支援抗疫,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孙孟杰是郑州市引黄灌溉工程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假期期间,为配合国家防疫政策,他没有选择“躺平”,而是选择了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成为一名防疫志愿者。穿上防护服,带上消毒水,他的任务是带领医务人员为居家隔离人员到家中进行核酸检测,确保全员核酸检测一个不落。孙孟杰表示,前几次他的任务是全员核酸检测信息采集,这次是给上门采样,深刻感受到基层工作人员的辛苦外,同时觉得这也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觉得非常光荣。
心手相连 等待春暖花开
“我们坚信,只要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与人民群众同心戮力、心手相连,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等待春暖花开!”郑州市税务局一分局的张趁趁和郑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的王珍珍说道。这些天她们也放弃假期主动来社区报到。核酸现场引导秩序、核酸信息采集、疫苗接种、防诈骗宣传...她们总是和社区工作人员并肩而行,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再热再累再晚也没有怨言。
进社区、亮身份、践承诺、作表率,在民安社区,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有坚持上岗的老党员郭铁周、岗亭“守门员”王彦辉、退役军人彭涛,秩序维持王矗、门岗志愿者张学政、信息采集郝亮、办公室内勤高国纲、居民健康“守门人”戴利鹏、认真履职付中山、防疫宣传李晓臣、党员志愿者宋乃彬,小考拉幼儿园王梅冰、帅气小伙王晨曦、就地转岗张洋洋...他们不辞辛劳、挥洒汗水,凝聚起了战胜疫情最可靠的力量源泉。
微光可成炬,大爱映苍穹。在郑州市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散若星辰、聚如火焰的“志愿红”,将温暖洒遍每一个角落,让点滴力量汇聚成光芒,映出最温暖、最动人的风景,凝聚起向上向善向美的正能量。身边的凡人英雄,向您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