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生活照料、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特殊群体关爱……随着一整套公共服务体系的日趋完善,老龄化压力日益严峻的中国基层社区开始加快探索“互助养老”模式,为选择“居家养老”的老龄人口提供更为便捷、舒适的晚年生活。
安徽合肥蜀山区南七街道丁香社区的老人们都知道自己小区里有“温暖快递”站,每个站里都有1名社区工作人员和1名物业公司职员担任“快递员”,帮助社区的老年人办理各种生活事务。老人们只需把相关材料交给物业“快递员”,再由其转交给社区“快递员”,就能不出小区办好养老金申领、大病救助、临时救助、医疗保险等。
“‘温暖快递’只是我们社区养老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日间照料、送餐、家庭医生等各种服务都在展开,解决老年人特别是残疾、空巢、失独等特殊老人的基本生活照料问题。”丁香社区党委书记凌睿说。
在此基础上,老年人群体间也自发开展了“抱团取暖”,互帮互助。
2014年初,丁香社区曾有一位空巢老人离世十多天后才被发现。为了不让社区1600多名60岁以上老年人继续处在“虽有养、却无伴”的寂寞和孤苦中,这里的6名老党员发起成立了“老年互助团”,他们根据社区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将大家分配组成一个个的“养老家庭”,每个家的“家庭成员”每天要至少见一次面,一起聊天、娱乐、散步,互相作伴。
互助团团长、62岁的曹瑞勇告诉记者,为了防止独居老人发生意外,“老年互助团”还专门成立了“敲门小组”,小组的志愿者每天都要到社区独居老人家中问候。
“老年人最怕孤独寂寞,所以我们互助团不光要在生活上互相照料,还要在精神上给彼此依靠。”曹瑞勇说,“特别是有的残疾、失独老人,作为重点关注和服务对象,由社区介入照顾。”
在中国各地,这种“互助养老”模式已经有了不少探索。河北肥乡县为了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把一个村或邻近几个村的老人集合在一起,年轻点的照顾年长点的,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弱的,通过集中居住、互相照料来实现“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12亿,占总人口的15.5%.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压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来明公开表示,中国的现实情况和国外经验都表明,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是养老服务体系的主体。
张来明提出,未来还要加大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场所及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投入,建立并完善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服务支持系统,提高服务水平。
“养老服务的根本还是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未来我们还将以政府购买服务、建立和发展社会组织等多种方式,继续完善公共服务,同时对老年人的互助养老给予更多支持,如举办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凌睿说。(记者马姝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