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观察
高筱晓(广州学者)
这两年“社区居家养老”的话题持续受到关注,不过即便是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对具体怎么做、应该怎么做有时候也摸不着头脑,只能摸着石头过河。2014年底,广州第一家社区养老院孝慈轩正式开张,最近有记者走访该院,向读者做了简单介绍。从报道的情况来说,以孝慈轩为例的民办社区养老院,跟我们熟悉的两种养老服务方式不同。第一,它坐落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扎根在社区、规模很小,只有48张床位。这跟建在远郊,动辄上千床位的公办养老院不同。第二,它多功能,兼具全托、日托和上门服务三大功能。而这几年新建的社区一级提供的养老服务设施,例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长者饭堂、长者服务中心,通常只有日托和上门服务,较少收住老人。因此,与其说是公建民营的养老院,还不如说是多功能、小规模、进社区的新型养老服务站点,以便跟其他方式相区别。
这种服务站点暂时在广州还不多,到底好不好需要“市场”来检验。市场是指服务的提供者和服务的需求者,如果许多老人家愿意而且实际在使用站点的服务,又或者很多人觉得有利可图,想要开设这类型的民办养老院,那说明这个模式有生命力,相信各方面会慢慢成熟。从老人家的角度看,既要有需求,也要看经济承受力。半自理或者失能、失智老人按道理是日托、全托的最大需求者,但是收费便宜、设施齐备的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市区高端的养老院又住不起,远郊的公办养老院大量床位空置,但是离家太远,仿佛与世隔绝。因此,收费适中、提供全托的社区养老院是理想选择,孝慈轩100%入住率也已经初步说明存在很大的需求。
但是,如何对半自理与需要全护理两类老人进行需求细分,目前是一个难点。很多城市的日照中心要么经营不下去、关门大吉,要么空有摆设、成了自理老人的文娱康乐中心。对半自理老人来说,首要解决出行问题,很多社区服务站点没有接送的设施和人力,如果日照中心开放时间跟家属上班时间同步,基本上需求无法落地。另外,收费上不仅要考虑老人的经济承受力,而且日托与请保姆、上门服务、全托四种方案在价格与服务内容上,相互拉得开,否则很多半自理老人仍然会选择呆在家里。
从服务机构的角度,必须考虑运营的成本,以及一定的收益。结合报道和其他城市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一是在政策上缺乏支持与对接。许多民办养老院长期亏损,因为在房屋建设和改造、配套设施、租金和水电方面,都要比公办养老院花费更多的钱。这需要街道给予支持和补贴,也需要调整宏观政策。二是改善社会氛围对养老院污名化的情况。有些居民抵制养老院进入社区,由于养老院跟衰老、死亡、异味联系在一起,担心影响孩子成长以及房屋出租。要改变养老院的负面形象需要较长时间,但是可以先从技术和卫生手段做起,改善养老院的光线、气味、空间颜色等整体感觉。如果社工发挥连接社区资源的优势,在活动中引入代际融合的概念,或许也有帮助。
整体而言,建立多功能、小规模、服务精的社区养老服务站点,是日本应对高度老龄化社会的一个特点,在中国能不能走得通,对政府来说首要解决老年人的支付能力,否则无法形成有效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