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77岁的钟必成带着老伴陈素芳住进了璧山的重医一院青杠老年养护中心。他看中的是这里能在养老的同时,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2年前,田德进和老伴入住了歌乐山上的合展天池享老中心,并在这里安了家。97岁的田德进当年看中这里的原因有三点:环境好,条件好,对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
2015年,重庆老年人口656.17万,占总人口的19.45%。有30多万老人有到机构养老的需求,但机构养老床位缺口在20万张以上。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一系列政策吸引下,以各种方式投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各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也在探索中逐步走向成熟。
A医养结合模式:养老同时可养病
钟必成老家在贵阳,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哈尔滨,后随着支援三线建设来到涪陵。以总工程师身份退休后,钟必成一度创业,后来儿子接班,他才彻底退休了。
2012年孙子念高中后,钟大爷和老伴回到重庆,决定进养老院,并最终选中了渝北区的一家。这家养老院条件不错,解决了一日三餐的问题,“每天早上8点,准时聚会开始吹牛。”
即便如此,住了2年后,钟大爷还是选择了离开。一来是老伴每年都要住2、3次院,都是慢性病,需要调理;二来是几个耍得好的老爷子陆续离世,对他打击很大。他感觉养老院在服务方面做得不到位,同时缺乏医疗配套。钟大爷说,养老就意味着养病,必须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钟大爷和老伴刚搬到青杠的老年养护中心时,健康评估小组对他们进行了健康综合评估。根据结果安排他们入住养老区的自理区。
养护中心的其他400多位老人根据评估结果,分为自理、介助、介护和全护等不同照护级别,被安排在养老区的自理区、照护区和护理院。一些特殊的老人则入住慢病区。
“我们是全国首家由大型公立医院主办的并正式运行的大型养老机构。”重医一院青杠老年养护中心副院长邓庆说,该中心采用“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解决了现有养老机构在医疗服务上的“短板”。
目前的养护中心,有床位531张,护理员130多位,其中有10多名是养老护理员专业毕业,能够协助护士做一些与老人沟通、心理疏导方面的工作。
在这里,“血糖血压天天测,房间随时可以呼叫。”钟大爷和老伴的手上都佩戴了一块“腕表”,遇到紧急情况或走出安全警戒区范围,腕表都会自动报警。同时,腕表还会在老人入睡时进行“动静检测”。
钟大爷说,7月30号,儿子从深圳飞回来看他们。“放心的回去了。”
B休闲度假型:体贴周到耍事多
每晚5点,田德进老人都会准时出现在合展天池享老中心的餐厅。从房间走到餐厅,田老就凭一根拐杖,10分钟的路程,几乎不用歇息。
第一排第3张饭桌上,写有田老的名字。考虑到他已经97岁了,因此同桌只安排了3个老人。吃饭的时候跟同桌人聊天,被这里的老人称为“饭聊”;而下午的麻将,则被称为“麻聊”。田老和老伴来到这里两年,把这里当成了家。
“我有3点感受。一是环境好,这里以前是空军疗养院;二是条件好,夏天凉爽宜人,冬天又有地暖;三是对老人热情,体贴周到。”
“跟养护中心不同,我们的模式是休闲度假型养老。”合展养老的董事长田郭彬说,享老中心的剧场经常放电影,办联欢会,举行演出。除了各种配套的体育设施,这里更有3个标准的门球场。老人们组建的2个门球队,经常与其他地区的球队进行比赛。
“作为全国旅居养老联盟重庆地区唯一的会长单位,合展可以跟许多外地养老机构‘交换养老’。”不久前,浙江的20多名老人来到这里;作为交换,今年10月,这里20多名老人将去千岛湖养老一段时间。
“我感触最深的是,不少子女都把送老人来这里看作是自豪的事情。”田郭彬说,以前那种只有孤寡老人才进养老院的想法,已经不存在了。合展下一步的计划是发展社区养老。“在社区,我们不叫养老院,叫托老所。白天来,晚上回。”
C养老一条街:低廉价格吸引人
在歌乐山的天池村,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养老院(公寓)60多家,共计6000多张床位,是全市养老机构最为集中的地方。除了第三福利院外,全部为民营。
翠竹园老年公寓老板李小燕说,公寓一共有20多个房间,现在只剩2间了。打开2楼的一个房间,里面有一大一小2张简易床和衣柜。卫生间有电热水器和一个洗衣池。
楼下是食堂,请了2个阿姨做饭。李小燕说,价格1200元,包吃住。需要护理的,如果只是洗澡什么的,1000多元费用;如果需要换尿不湿什么的,则要2000元以上。“我们就是家庭养老嘛。好多老人都不想回去。”
尽管类似青杠老年养护中心,合展天池享老中心这样中高端的养老机构正在兴起,但像养老一条街这样的低端机构仍然有市场。一到夏天,歌乐山上的养老公寓几乎都住满。低廉的价格,成为不少老人的首选。(肖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