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话“福”

时间:2020-09-11 17:17:05 阅读: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帅书记,正忙着呢?”9月5日,刚从医院做完透析,骑着电动车回村的李卫国,在村口看到驻村第一书记帅伟,便上前打招呼。

  “老李呀,刚从医院回来?今儿身体咋样?”正在村里走访贫困户的帅伟问候老李。

  “是啊,这是这周第三回了。身体感觉还中。”老李撸起袖管,手臂上有一些细小的针眼,异常凸起的血管有点扎眼。

  李卫国是民权县野岗镇常马口村村民,今年40多岁,整个人瘦瘦高高的,脸色微黄,精神有点萎靡。

  “这是俺村的贫困户。走,一起上他家看看去。”帅伟招呼记者说。

  “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他家被认定为贫困户,针对他家的实际情况,县里出台的、镇上实施的各项健康扶贫政策,村里一个不落地落实,都让他享受到啦。”帅伟说。

  “确实是,要说起来,俺也算是个有福的。”老李说。

  说话间到了老李家,一个大院,几间平房。“如今俩孩子在县城上中学,都住校了,媳妇也出去打工,平时家中就我一个人。”老李说,村里还专门派人帮他改造了厨房、厕所,通上了自来水,并为他添置了洗衣机等。

  “去年,村里实施‘六改一增’工程,为贫困户改院、改厕、改厨、改门窗、改墙(地)面、改照明灯,老李家也在范围之内。”帅伟介绍。

  李卫国招呼我们坐下,又张罗着倒水。

  “一个人生活方便不?还有啥难处?”

  “生活可中,村里帮俺争取了公益岗位,还有签约家庭医生,还帮俺家申请了四份低保。”老李伸出四个手指头比划着,“俺享了政策的福,不作难。”

  帅伟说,这两年,老李病情加重,一个月至少要到县医院透析10次,每次都要三四百元。村里介绍他到村扶贫车间打零工,一个月工资1000多元,年终还能拿到村里芦荟产业的分红。

  老李从里屋拿出一个手提袋,里面装着医疗费用单和报销单等,约上百张。他抽出最上面一张,递到记者手里。“你看这张最近的,费用是825.8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了701.90元,医疗救助报销了82.58元,需要我自己付的只有41.32元,报销比例95%。而且到年底,我还能再申请贫困户团体健康险、民政医疗救助等,把个人付的钱给报销了。”他一边指着单据上的数字,一边解释。

  “老李的日子没啥后顾之忧了,看病给报销,打工的钱也够他生活的。而且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村里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现在村里芦荟产业发展越来越好,以后老李等贫困户的分红更多,日子更好。”帅伟说。

  老李忙接过话茬,笑着说:“那好得很,现在的日子都不孬,以后俺就更享福了。”

      采访手记

  什么是“福”?在采访中,村民们说,有钱挣就是福,不生病就是福,脱了贫也是福。

  受疾病折磨的李卫国,谈何有“福”?精准扶贫,既为他解决了没钱看病的压力,也帮他找到了自食其力的道路,让他切身体会到自己也是个有“福”的。

  迈向全面小康,贫困是绕不过去的障碍,疾病是造成贫困的主要根源之一。在常马口村,和老李一样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占一半以上,看病难、看病贵成为他们通往美好生活道路上的强大阻力。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走上“振兴路”,该县八大健康扶贫优惠政策和“一站式”结算,精准实施惠及到每一个贫困人员,为他们撑起了保护伞,也让他们的笑更美,“福”更多。

      乡村名片

  常马口村距民权县城区约10公里,原是重点贫困村,于2018年脱贫出列;村内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7户513人,已脱贫139户491人,贫困发生率为0.67%;该村先后实施了美丽乡村工程建设、森林乡村等工程,人居环境大大改善,成为“国家森林乡村”;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为扶贫车间租金和光伏电站收益,年收入约21万元。目前,该村正着力打造芦荟种植繁育基地,以持续增加群众收入,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平 刘梦珂)

扫码关注

Copyright ©2019-2020 Powered by © 河南社区网

主管主办单位:河南省敬老助老总会                      

协办单位:河南社区网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老龄产业协会                 

技术支持:河南中原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河南得益律师事务所律师 段颖杰

豫ICP备20022765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6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