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河南日报记者 刘亚辉)“这里的大豆为啥还这么绿呢?”10月5日,记者跟随西华县种田大户曹自堂刚走进逍遥镇严庄村的大豆田,就发现了“问题”。
当地秋收基本结束,收获后的大地渐变为土黄色,可这里的200多亩大豆却依然绿意盎然。曹自堂没马上回答,反而随手拔起一棵大豆:“你看,秘密就在根上。”只见大豆主根粗壮,须根又多又长,还带着很多根瘤。
“根好叶好,收成自然就好。”曹自堂拨开枝叶,指着下面的豆荚说,一般一个生长点上两三个荚,咱这里的大豆能长五个荚,而且个个饱满。这样的一亩地,打600斤大豆不成问题。
“念好‘科技经’,才能走好‘致富路’,这是我的切身体会。”曹自堂说,为了找到合适的大豆品种,他连续多年试种农业专家曹长义诱变技术培育出来的新品种;与土壤治理专家党永富合作,用科技改善土壤、增加肥力,摸索出一套大豆高产的经验。
“为啥边上的大豆这么稀呀?”从田里走出来的时候,记者又发现了一个“问题”。曹自堂笑了起来:“这块地快成‘明星’了,参观的人很多,都想拔几棵带走,结果就变得稀稀拉拉了。”
同一个县的西华营镇来洼村,也因为“科技经”念得好,成为远近知名的“明星”。继新华社、央视作过报道后,今年9月,《人民日报》又对该村靠科技增产增收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10月6日,记者慕名来到这个位于三县交界处的村庄。曾担任村委会主任的崔金力不无遗憾地说:“你要是前几天来,到处都是丰收的场面!”在村里唯一还没收割的玉米地边,他剥开一个个玉米穗给记者看:“穗大粒饱,一亩产量少说也有1400斤。”
谈及种粮,作为老把式的崔金力对科技的力量充满敬佩。他拿起铁锹,在收割机碾压过的地上刨起一块土,用手轻轻一拍,土块松散开来。“几年前可不是这样,土壤板结酸化,硬得很,小麦亩产只有700斤。正苦恼的时候,党永富推荐我用上了他研发的‘三土一肥’技术。结果土壤变松软了,蚯蚓都增多了。在少用化肥的情况下,我们村今年小麦每亩增产280斤,人均增收近600元。”
与曹自堂一样,崔金力也把土壤看得很重:“土好了,种啥都好,这两年村里种的无籽西瓜、小辣椒,也靠产量高、品质好卖出了好价钱,农民的腰包真是越来越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