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做好基层人员管理,严格行为规范,整治工作作风,进一步巩固换届成果,形成政治坚定、素质优良、能力突出、群众满意的职业化、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人和路街道努力探索社区治理方式,积极建章立制,出台系列有效措施。于4月13日组织召开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培训会议,通过规范落实责任制度,切实把社区工作者的履职行为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立规矩、抓管理、全覆盖。为形成完善的社区工作者管理配套方案,人和路街道积极谋划,依据区城市社区管理办法出具了《人和路街道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任用管理办法》及《人和路街道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办法》。涵盖人员选任、学习培训、人员管理、人员考核、职业发展、待遇保障、激励措施及退出机制等方面内容,管理范围覆盖社区全体工作者,全方位、多层次地实现了对社区工作者的规范化管理。
定职责、重考核、优服务。《办法》规定了社区工作人员各项岗位职责,明确规范了活动宣传、工作纪律、联合督导、资金使用等八大工作事项要求。将社区书记、第一书记、社区专职工作者全面纳入考核对象,以个人自评与民主测评相结合、领导班子与业务科室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常态化考核,考核成绩作为岗位调整、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依据,成为规范工作职责、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的重要法宝。
提待遇、重分配、强保障。根据区城市社区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保障。通过划定“一类社区”“二类社区”“三类社区”的方式,确定考核奖励标准;对获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工作者给予职业资格补贴,并作为下届换届选举候选人优先推荐。按照“规范社区”“和谐社区”“温暖社区”细化考核项目,为街道各科室合理分配社区考核任务,保障季度考核的科学性、高效性与公平性,为切实建强社区队伍,提升社区主动性,打造规范社区、和谐社区、温暖社区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大河报记者 田育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