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成为致富“金疙瘩”

时间:2021-12-20 15:44:18 阅读: 来源:大河网

  12月19日,叶县水寨乡霍姚村的一处作坊里,一群人或在做粉条,或向冷库里冻粉条,或将冻好的粉条拿到绳子上晾晒……“今年红薯产量因洪涝灾害受点影响,但每斤粉条价格比去年高出2块钱,今年收成还应该不错。”村民华胜利说。

  今年50岁的华胜利是该作坊的老板,从事种植、收购红薯并加工制做淀粉粉条这一红薯产业已经11年了,规模逐年平稳提升,到去年年底,当年经营的红薯产量超过了百万斤。

  霍姚村是农业乡水寨乡最普通的村子,村民多外出务工增加收入,但华胜利是特殊的一个。“我一天也没在外打过工,就在家门口刨营生。”他说。

  从学校毕业后,华胜利磨过面,还开过油坊,在上世纪90年代,别人每日工钱还在20元的时候,他月收入就一度超过万元。面对菜籽收购量日益减少和榨油市场竞争激烈的现实,他就在土地上又琢磨新的文章:当地有磨红薯做淀粉再做粉条的传统,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安分干这行的人员几乎绝迹。2010年,他独辟蹊径,在自家种了十几亩的红薯,又购置了磨红薯和做粉条的系列设备,将当年自家地里产的红薯和收购来的15万斤红薯,全部磨成淀粉后加工制做粉条。忙碌两个多月下来,使得红薯的附加值翻了一倍。

  “令我欣慰的是,那些粉条都是别人来作坊里买走的。”华胜利说,由于全是优质的红薯制成,淀粉又没用硫磺熏,其原料全是纯正的,且保持了人工制做粉条的传统,粉条吃起来口感好。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附近乡亲们将粉条购买一空。

  丰厚地获取第一桶金后,华胜利扩大了规模,还相继建起了两座冷库,燃料改成了天然气……在扩大种植和收购红薯的同时,附近种红薯的乡亲们也上门找他加工制做淀粉和粉条,这在带动扩大规模的同时,又从中赚取了淀粉和粉条两道加工费。去年,两个月的红薯加工季结束后,他净挣了20多万元。

  如今每个红薯加工季,华胜利又为近10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一天400块钱,有事儿了还可以不来。”监测户华银堆知足地说。据悉,按照从事的工种不同,他为每人开取100至400元不等的日工资。

  华胜利也示范带动了当地的红薯产业的发展:目前,该村就有4家红薯加工产业的作坊;另外,该产业还带出了20多人红薯产业技术工人,他们纷纷成为附近红薯加工产业的技术人员,工资收入成倍提高。 (蔡长伟 杨沛洁)

扫码关注

Copyright ©2019-2020 Powered by © 河南社区网

主管主办单位:河南省敬老助老总会                      

协办单位:河南社区网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老龄产业协会                 

技术支持:河南中原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河南得益律师事务所律师 段颖杰

豫ICP备20022765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6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