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的成功多亏了父亲的无情残酷。今看一文,介绍郎朗背后的故事,方知成功者不为人知的心酸往事。郎朗也不例外,他父亲为他成才,公安局的工作都辞了,全力以赴陪其在北京学习钢琴,家里的担子全压在爱人身上。
郎朗的成功之路一言难尽,在高强度的逼迫下,他成了练琴机器,无休止地练,物极必反,他后来讨厌过钢琴,因思念妈妈罢练过,但这些都过去了,最终他还是挺过来了,在国际比赛中一举成名,汗水泪水没有白流。
然而通观全文,感觉只有一个,没有他父亲的力断后路,破釜沉舟,以冷酷的意志闸住郎朗的各种想法,郎朗现在有可能就是个二流钢琴家。他的成功先要归功乃父,没有他就没有郎朗的今天。
当一个孩子没有成就时,父母的逼迫往往会被外人指责为不人道,违背少年成长规律。殊不知,人都有惰性,特别是少儿,玩性大,稍一松懈就会与成功失之交臂。古今中外,尤其是著名器乐演奏家都有一个严厉无比的父亲,经历与郎朗大同小异。
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兄弟七人,有六位是搞小提琴专业的。盛中国年少时也被父亲管控的异常严厉,以至于见了小提琴就痛恨之极,甚至想摔琴。可恨归恨,琴还得练,只有经历了这种“爱恨交加”的魔鬼训练后,才有了后来的舞台辉煌。所以,成功都是“磨”出来的。
家长们该心硬必须硬,硬有可能出郎朗,软则多半“浪里格朗”。
(孙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