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金腾我们小时候遇见老师,无论在学校或大街上都要驻足立正行“举手礼”或“鞠躬礼”,老师点头答谢。老师上课进教室,班长发号令:“起立!”全体同学齐声喊:“老师好!”老师接应:“同学们好!请坐下。”老师开始讲课。
旧时行人在路上相遇,互相点点头,碰上熟人随便说句话,吃饭时让一让,这都是常用的礼节。如果见面不吭声,扬长而去,就会被说成这个人“大样”,招人看不起。常言道“礼多人不怪”,人们常以待人接物有无礼貌,评价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低。
年轻人见了老人叫声“大爷”、“大娘”,同辈人之间叫声“哥”“嫂”,路相遇彼此让让路,对方若有不便,顺势扶一把等都是常见的礼仪。
“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邻里之间讲究友好相处,互相借点小东西都会热情相待。谁家办喜事、白事或修缮房屋,都会积极帮忙,关系近的还要送点礼。谁要是做不到这些就会遭人背后议论,会被人说成“不懂事”,这人缺乏教养。
老郑州人相互之间注重礼节形式,通常是作揖或叩拜。熟人见面,逢年过节,迎接宾客互相拱拱手,这是一种礼仪。作揖的形式男女不同,男子身体直立,面向受礼人,两手抱拳抬至胸前,上下摇动,这种拱手礼称为做揖。女子作揖俗称“拜拜”,上身微微下俯,两手轻握,紧贴心口轻轻摇动。
叩拜又叫磕头,这是民间的大礼,祭祀祖先、求神拜佛、向尊长拜寿、学徒拜师、新婚夫妇拜天地等都要磕头。叩拜的形式男女大致一样,先作揖,后下跪,然后俯身磕头,起身作揖。
磕头的次数根据情况不同,一般礼仪磕一次或三次,如果是大的祭祀有“七叩礼”或“九叩礼”。民国以后改为“鞠躬礼”,但民间的一些祭祀活动仍然保留了作揖磕头的礼仪。
老郑州的农村人无论男女老少,多穿自种、自纺、自织、自裁、自缝的棉布衣服。上衣款式是男对门儿,女大襟。裤子都是宽腰大裆,老太太冬天怕小孩子受冻,常把小孩放进腰间裤内取暖,可见裤腰之宽大。冬季棉衣多为深蓝和黑色,深蓝色是送到染坊里染的,黑色是用石榴皮或买来颜料自己染制。
庄稼人穿大裆棉裤,提起裤腰两边一折叠,系上裤腰带,用扎腿带扎着裤腿,以免钻风。头戴自缝或买的棉帽、毡帽,或用毛巾包头。乡村富户人家或城里人的有钱人,常穿绸缎、戴礼帽。
清朝末年,男子装扮有是长马褂,马蹄袖,瓜皮帽,双脸、单脸鞋。女子上衣下裙,扎腿缠足,穿绣花鞋。到了民国,男子仍着长袍褂,(单者为衫,夹棉的为袍),马蹄袖已经废弃。西装在社会上开始出现,但仅官员、留学生、大学生偶而穿着。民国年间,中山装开始流行,是孙中山先生根据英式猎装改进设计的。中山装对襟,五纽,前胸左右各缀方形明袋,有软盖,前襟腰间,左右各缀较大方形凸袋。夏季为白色,春、秋、冬季为黑或深蓝色。
进入民国,女性的服饰明显变化,清末那种宽大绣花、下长及膝、扎腿缠足的清代服饰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为窄而修长的高领衫、黑色长裙。后来,青年女子特别是在城市受教育的女性,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女子的曲线美受重视,将衣服裁制得更为合体。中年时髦女性的服式变化更大,紧身旗袍、皮裘皮鞋盛行。
我听我母亲说,1931年她开封女师毕业那年,学校组织毕业生集体去苏州、杭州参观游览。南方学生指着成队的开封女生说:“河南大队!河南大队!”开封女师的带队老师立即感觉到衣不入时,在当地为学生们每人加工了一件浅色旗袍,回到开封,穿在身上,十分风光。可见当时的服式南北有别,北方不如南方时髦。
男学生的中山装不翻领,只是一条窄而低的狭领。纽扣扣紧,因此,也不需要领带或领结作饰,显得非常有精神。女生短发,穿宽袖的白上衣、黑布裙、白棉线布袜和带袢黑布鞋盛行。
结婚时,新郎穿长袍马褂、头戴黑礼帽成为风行一时的结婚装。旧时闺女出嫁时盘辫为纂,纂子上插银簪,穿绣花鞋,绣花罗裙为女性结婚礼服,但平时已无人穿着。女穿婚纱,男着西装革履,乘坐汽车,在礼堂内举行新式结婚仪式郑州偶尔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