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老郑州》老城旧事之九——郑州花园口

时间:2021-07-26 16:17:06 阅读: 来源:原创

 

 

 

 

文/史金腾

 

花园路北头黄河南岸,是举世闻名的花园口。据传,明朝吏部尚书许赞之弟许诗,曾在此植树栽花,修建一座占地5顷的大花园,成为当时的游览圣地。此处又是黄河的古渡口,故名为“花园口”。抗日战争时期,在这里上演了一场震惊中外的人间悲剧——“千古一掘”,使郑州花园口名噪天下。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蓄意挑起“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徐州会战后日寇大举进犯豫东,先后占领了豫东门户永城、夏邑、商丘、宁陵、民权五城。

 

1938年6月6日开封沦陷,7日日军占领了中牟,6月8日,日军前锋已到了白沙镇,郑州告急。

 

郑州一旦失守,武汉、西安、汉中以及西南大后方便难以防守。在此紧迫形势下,蒋介石下令扒开花园口,“以水代兵”,用滚滚黄河洪水阻挡日军向西侵犯。

 

6月8日,国民党新编第8师师长蒋在珍,率领两个团800名士兵,组成了5个组,在探照灯照明下,昼夜不停地挖掘花园口黄河大堤。

 

9日上午9时许,黄河水夺口而出,为加大决口,10日蒋在珍又调来平射炮,对准决口两边的河堤,连发了六七十发炮弹。此时大雨来临,黄河水位猛涨,滔滔黄河水如脱缰野马直泄东南。从此,黄河改道流入淮河,在江苏北部阜宁附近入海。

“以水代兵”曾一度打乱了日军先夺取郑州,后西进南犯的图谋,为武汉保卫战赢得了时间。但是,由于国民党片面抗战,使豫、皖、苏三省44县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15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化成泽国,约89万人丧生,1200万人流离失所,外出逃难者不计其数。仅花园口附近就有22个村庄从地球上消失,淹死了219人,逃难者达五六千万人。

 

抗战胜利后,“黄河重归故道”被提到日程。此时由于黄河水的浸蚀,花园口决堤口处已扩大到1460米。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耗资旧币400亿元,于1947年3月15日晨,花园口黄河大堤堵口合龙。但是,在郑州东北地区留下了76000亩沙土地和400多个流动的沙丘。

 

我小时候乘火车去开封,看到郑州城外、铁路两旁尽是一个个连绵不断的大小沙丘。风起沙扬,漫天黄沙,郑州真正成为一个风沙之城

 

“花园口事件”是日本侵略中国时发生的,是用几十万老百姓生命的代价谱写得惊天悲歌。历史终归是历史,岁月的时光不会倒流。如今的花园口已经褪去往日的悲怆和凄凉,一副绚丽多彩的画卷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展开,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1986年9月,花园口: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全长5549.86米,桥高15米,桥面宽18.5米,可并行四辆55吨载重汽车,大桥有135座四层楼高的巨型墩台,下伸291根粗大桥桩,可保证300年一遇的特大洪峰通过。此桥使郑州到新乡的里程比老桥缩短13公里,是当时我国最长的公路桥,居世界第7位。

 

如今走在黄河大堤上,堤内大河奔流,堤外田连阡陌。堤上绿树成荫,堤下果园连片,鸟语花香,阵阵稻香。古老的铁铸犀牛,面河而立,独角朝天,见证了郑州花园口几十年的沧桑巨变。



习总书记说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随着国家黄河文化公园、湿地公园、沿黄生态旅游区陆续建成,沿黄大道通车,黄河已经成为郑州人民的后花园。

 

扫码关注

Copyright ©2019-2020 Powered by © 河南社区网

主管主办单位:河南省敬老助老总会                      

协办单位:河南社区网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老龄产业协会                 

技术支持:河南中原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河南得益律师事务所律师 段颖杰

豫ICP备20022765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6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