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老郑州》老城往事之二——老郑州的两座教会医院

时间:2021-09-30 17:18:36 阅读: 来源:原创

 

 

作者/史金腾

 

老郑州有两座教会医院。一座是位于铭功路的公教医院,由意大利天主教会开办;另一座是设在菜市街的华美医院,是美国基督教浸礼会开办的。

(郑州天主堂公教医院)

 

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意大利天主教传教士贾师谊辗转来到郑州。1906年在慕霖路4号(现解放路西头)购买土地,建成了郑州第一座天主教教堂。

 

为“借医传教”,1912年,教堂临街的两间房子开设了一医一护的西医门诊,挂牌天主教医院。1924年3月1日,更名为“郑州天主堂公教医院”。

 

后来,医院面积扩大至两幢二层楼房。条石基础,砖木结构,玻璃门窗,红色砖墙。四面坡红瓦屋顶,南坡正中安装木制气窗。共10大间,32小间,建筑面积414.72平方米。医院以眼科为主,开设有内科和外科。

 

上世纪30年代,医院不断发展至37亩,房舍201间,病床100多张,职工70多人。同时购置检验、手术器材,医院实力不断加强。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天主教会在医院房顶铺盖意大利国旗,日军不敢贸然侵入,郑州大批民众躲进教堂避难。但由于临近火车站,日机轰炸时,公教医院也难幸免。据说有位传教士在大轰炸中丧生。

 

1940年前后,医院陆续开展了阑尾炎、疝气、截肢、胃穿孔、胆囊炎、肠梗阻等手术,比肩当时医院的外科水平。

 

郑州城区霍乱大流行时,每日就诊病人达三四百人次。公教医院曾在岗杜设立分院,并在敦睦路成立眼科诊所,周边县市也相继设立分院。

 

郑州解放后,外籍医生陆续回国,医疗难以为继。1953年5月3日,郑州人民政府派代表接管了天主教堂公教医院,并更名为郑州市公教医院。后来该院下放,位于苑陵街的“二分院”迁此,就是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现已迁往航海路)。该院迁回郑州后,定名为第五人民医院(现郑州人民医院),设在黄河路。

华美医院(现市三院)

 

1905年,美籍医生劳莪担(DrA.D.Louthen)来郑州行医传教。以美国基督教浸礼会名义,在老城西南的高地上购买了2公顷土地作为教会区,建成两层青砖小楼,开办美华医院。楼下做门诊,楼上是病房和手术室、接生室。1910年夏,医院正式开诊,开展内、外、妇科等诊疗工作。

 

1927 年春,北伐军攻进郑州,美籍医生和护士回国,医院停止了工作。美华医院曾一度成为冯玉祥的司令部。

 

1935年,美国派美义梅医生到美华医院担任院长,他说:“医院设在中国,就应将中华的华字放在前面”。于是美华医院更名为“华美医院”。

 

美义梅医生医术高明,当时华美医院可以开展下腹部手术,如阑尾切除术和妇产科手术,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我记得小时候得了肺炎,在华美医院仅仅打了一针40万单位的青霉素,肺炎很快就好了,这也是青霉素刚进入临床使用,疗效显著。

 

美义梅任院长期间,制度完善,管理严格。抗战爆发后,1938年初日机轰炸郑州,医院门诊工作并未间断,救治了许多在轰炸中受伤的平民,受到民众好评。

 

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美医院虽在地面和房顶上铺盖美国国旗,仍遭到日军轰炸,美义梅医生在隆隆炮声中坚持手术。据说,当时华美医院内曾留下一个未引爆的航空炸弹。

 

华美医院的院子十分空旷,长着许多高大的杨树,又大又圆的杨树叶在风中哗哗作响,成群的乌鸦在树上盘旋做巢,“呱呱”鸣叫。抗战胜利后,逃亡到陕西的圣德中学迁回郑州,这所教会学校从碧沙岗搬到华美医院南区。记得有一天晚上,我随母亲去圣德中学看演出,演出剧目是宗教故事,看得我好生紧张。演出结束后,我一路上紧紧抓住母亲的手,穿过长长的杨树林,从学校剧场走到医院大门口。那漆黑的夜,内心的恐惧,至今记忆犹新。

 

1948年10月,郑州解放前夕,美义梅租用飞机带走了他的医生和设备,华美医院交由美籍医师于克漠负责。12月,教会派中国牧师芦文璞接办,医院改名“华民医院”。1951年2月,于克漠离郑返美。同年9月5日,崔致祥院长代表新中国人民政府正式接手完全处于停滞状态的华美医院,1962年更名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扫码关注

Copyright ©2019-2020 Powered by © 河南社区网

主管主办单位:河南省敬老助老总会                      

协办单位:河南社区网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老龄产业协会                 

技术支持:河南中原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河南得益律师事务所律师 段颖杰

豫ICP备20022765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6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