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朗朗
我的公公今年七十二岁,是陕西省周至县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外表冷俊,面容严肃,不苟言笑,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比较难接触,让人产生一种距离感。但真正接触之后,便会发现,他其实是挺有思想和格局的老人。和公公相处的二十年来,他是除父亲外,对我影响最深的长辈。
1
二十年前也就是2001年的五一假期,我第一次随先生到陕西老家,去见未来的公公和婆婆。刚到家门,婆婆笑脸相迎,一见面就拉着我的手,带着我到村里窜亲戚,到果园看猕猴桃树,还到邻村逛会听戏。老式的戏台上,穿红戴绿的艺人,有的拿扇,有的舞剑,唱的是秦腔,我自然也是听不懂的,只感觉很热闹,一切都很新鲜。婆婆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特别善良,特别亲切,虽说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但仿佛已熟识很久了。而公公则不然,他让我感受到的是,在这个家庭里,他作为一家之主具有至高无上的威严和声望。
就在那年,我和先生在郑州组建了小家庭。平常我们忙工作,年中假期回我娘家,春节过年回陕西老家。每逢春运,像所有的“郑漂”一样,无论如何都要想方设法提前抢到开往陕西的车票,一放假,便拎着大包小包,汇入春运的人潮中,舟车劳顿,赶回老家,和公公婆婆、弟弟一家人过个团圆年。
2
一年到头,和家人相处最多的就是春节假期了。陕西老家的冬天很冷,尤其是晚上。白天,先生会到村里看看伯伯和伯母及堂哥们,有时也四处逛逛,而我在家里打扫卫生帮帮厨。晚饭后,一家人都乐呵呵地挨着坐在公公婆婆的炕上,唠唠家常,看看电视,嗑嗑瓜子,孩子们也挤凑在炕上疯玩一阵,闹腾闹腾。
一家人炕上坐谈的话题很宽泛,国家大事、家长里短、孝顺老人、教育孩子、夫妻相处等都有涉及,你一句我一句,讨论起来,气氛也很热烈。公公很少提到自己,偶尔也会说曾在哪里做工程以及工事上的事。公公说,他是一个很平凡的人,没有做过啥轰轰烈烈的事情,每天都在为生计辛苦劳作,不过是心态比较好。这辈子最让他自豪的有两件事:第一件是自分开家后,给奶奶过了20个生日,一直到她去世,从未缺过一次。第二件事就是把他儿子培养成博士,大学的副教授。
公公说的第一件事发生的时间尚早,我不曾参与,所以也没有太多的感受。而第二件事,我是亲历者、见证者和奉献者,当然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内心里也特别感谢公公为我培养了一个善良又博学的爱人,让我安心读书,幸福生活。不过,公公对我影响最大且最令我感动的,则是另外一件事——公公68岁那年陪同他大孙子学习的事。
3
2018年冬天,一直在外打工的公公,因工程结束得早,新工程尚未开工,破天荒在老家呆了几个月。时年,弟弟家的老大儿子明明正读九年级。七八年级时,孩子学习尚可,但升入九年级后,成绩滑坡得厉害。弟弟承包工程,装修业务比较忙,弟妹每天要接送二宝上下学,辅导作业。眼看着明明的学业要荒废,时年已68岁的公公思虑再三,竟做出要陪伴他大孙子共同学习的决定。从那以后,公公完全像个初中生一样:每天早晨五点起床,晚上十点多到家,过着两点一线的学生生活。公公和明明同桌,每天早上有两节自习课,上午四节课,下午四节课,晚上两节晚自习。刚开始,我和先生听说后,只想着公公可能会陪上几天,但谁料想随后的每周末打电话时,总会被告知,他在陪孩子学习。还记得那年十二月底有几天是大雪节气,陕西和河南都下了大雪。当天晚上打电话时,才知道公公和明明去学校的路上,好几次都险些摔倒,让我们听着都担心得不得了。可以想象,在天寒地冻的小县城里,公公和明明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学校赶,平时骑车需要十几分钟的路途,因路面结冰行走起来格外费力和艰难。但即便这样,他们仍准时赶到教室,当时就连老师也没想到:这个年老的学生竟然会如此执著,如此纯粹。
公公一陪就是三个月,每天都和一群十几岁的孩子们共同学习,而且期间从未因任何原因,缺席过一堂课。尽管陪伴学习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他的大孙子最终也未能考出让家人满意的成绩。但深信,爷爷陪读这件事,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会成为他人生中最难忘的回忆。或许若干年后的某一天,他终能体会到,爷爷对他的深爱,伴他成长的良苦用心。
公公陪读这件事,让我的内心特别受触动,可以说,对我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即便是孩子的亲生父母,又有几人能做到这样的深度陪伴呢?更何况是一个68岁的、孩子的爷爷呢?公公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事业。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付出得再多都是值得的。也直至那年,我才真正读懂了老家每年过年祭祀祖先时挂的“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真正含义。家风的传承是潜移默化的,有时也是长辈们的不言之教,就像公公之于我,奶奶之于公公。
4
公公是个苦命的人。他出生以前,因家里有人在河南开封做官,家道还算殷实。但他出生时,家道已经破败,而破败的原因,在先生的描述里,竟然和余华小说《活着》如此相似,再殷实的家境也禁不住瘾君子的几年挥霍。公公说,他打记事起,家里最值钱的就是几间茅草房。公公姊妹八人,他排行老六,有两个姐姐,三个哥哥和两个弟弟。他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奶奶,是大户人家的千金,经历了这个家从繁荣到衰败的过程。裹着小脚的她,从未干过家务,更别说做庄稼活的她,也不得不带领一家老老少少头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劳动,挥洒汗水,土里刨食。
在公公的记忆里,奶奶是个很精干、很能行的农村妇女。除了干洗衣做饭的基本家务 活外,还要铡草喂牛,打扫牛圈。农忙时,割麦子、跺麦秸跺、扬场,农闲时,裁剪衣服,做鞋子……操持家务忙里忙外,从不闲着,只要有一丁点空儿,就又被人请去扎纸花或糊纸盒了。但即便这样,因地薄产少,吃饭的人又多,一大家人仍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更祸不单行的是,公公七岁那年,他的父亲也即是我的爷爷因疾病无钱医治,永远离开了人间。从此,身材瘦小的奶奶便成了一家人的顶梁柱和主心骨,拉扯着一家老小十几口人艰难度日。年老的已经力衰,年幼的嗷嗷待哺,在僧多粥少、眼看着要饿出人命的情况下,奶奶万般无奈把七叔送给了邻村的张姓人家收养。奶奶是这个家族的大功臣,没有她面对艰难生活和人生际遇的坚韧和不屈,勇敢和坚强,善良和勤劳,乐观和豁达,也就没有现如今我们这十几个小家庭的幸福生活。公公每次跟我们讲起奶奶的事情时,想起她一生遭受的艰辛和不易,常常会难过得擦眼泪……
公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16岁那年,公公初中毕业后,回到村里担任团支部书记。时年,他的两个姐姐都已出了门,有了孩子;三个哥哥也都先后娶了媳妇,成了家,添了人口。依然是几间茅草房,谁结婚了就可以分上一间单独居住,破旧的厨房仍然担负着一家十几口人的一日三餐。在奶奶的管理下,几个妯娌一人轮一个月,为一家人洗衣做饭,干家务,而其他人都到地里劳动。
1980年国家推行土地改革,实行联产承包制,这个大家庭进行了第二次分家。时年,作为在村部工作了17年的公公,曾参与修整国道、治理黑河等工程的村干部,也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有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大伯是县城造纸厂的厂长,三伯部队复员后,也将在县城落户。分家那年,公公作为家里的老六,竟然成为奶奶最放心不下的儿子。婆婆当时说:“娘,你只要不嫌额(陕西方言,我的意思)穷,干活慢。今后家里只要有一口吃的,就有你半口。您就住老屋,跟我们吧。”就这样,昔日的大家庭各自组建门户,几间老草房里只剩下了奶奶、公公婆婆和三个孩子。
也就是那一年,刚满33岁的公公突然意识到,自己多年来竟然没有谋生的手艺,凭村部发的工资,根本无法养活这一家老老少少,更别说供养学生了。于是他毅然决然离开村委,跟着村里外出承包工程的老板,外出务工。从此之后,一年365天,公公在家的日子屈指可数。也就是麦收、秋忙、春节和家族里有大事时,他才匆忙回家住上几天。长年四处奔波在外,一晃几十年都过去了。这些年来,公公呆过陕南,住过陕北,走遍了关中的各个地区,还到过山西、甘肃、四川和辽宁等地,参与修过高速公路、铁路、水库,盖过楼房,也下过煤窑等,吃了不少苦,也受了不少累。他的右食指只有一节,另外两节被机器吞噬掉了……
这些年来,老家楼房盖起来了,猕猴桃果园丰收了,大姐嫁到宝鸡买了新房了,先生博士毕业,成了大学的老师,弟弟搞装修生意发展不错,家里的光景一天强过一天,公公终于再也不用为生计四处奔波了。尽管我们曾多次劝说,让公公不要再做工程了,但他仍然放不下工地上的事,依旧常年在外。一直到去年八月,公公72岁时,才彻底回归家庭。
有一年春节假期,一家人围坐在炕上聊天时,公公曾说,我们就是他名誉上的儿子和儿媳,离家实在太远了。是啊,自结婚后的每个春节,我们也都回老家,但总归一年就几天假期,家人的相处实在是少之又少。平日里,婆婆来郑州还能住上一段时间,但公公每次来都是刚住几天,就要回老家,不是惦记着忙活工地上的活儿,就是要给果园浇水施肥什么的。公公说,在城里生活实在太闷了,闲得人心里发慌。
离家远,相处少,和公公的交流也就不多。我只以为公公是会计,直到前几年才知道,他原来一直做的是项目管理。也就是说,每项工程的管理工作,公公都要全程参与,包括考察项目、绘制图纸、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工程核算等都亲力亲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个“没有工程师证的工程师”。
在我的记忆里,公公是个特别勤快的人。回陕西老家度过的二十个春节假期里,也从未见他歇息过一天。陕西人的媳妇总归来说,是比较享福的,男人们承包了比较重的家务活和地里重体力劳动。我就亲眼见过,公公用斧头把木材劈成一截一截约一揸长的小木柴,后院屋檐下堆满了整面墙。直到前几年,不烧木柴了,他才不再劈柴。公公是个闲不住的人,淘粮食、拉大粪、扫院子、拖地面、洗衣服,过年帮着烧锅帮厨,什么活儿都干。
5
当然,公公也特别疼爱他的孙子们。他的三个孙子和一个外孙,没有哪一个不曾在他的背上背着,肩上扛着,脖子上驮着,还经常骑摩托带着他们到镇上买零食,下馆子……
这就是我的公公,一辈子为孩子和孙辈操碎了心的公公。记得婆婆曾说过,我是她多少次烧香磕头才求来的媳妇,那么愚钝的我又该是几辈子积了德和福报,才遇上了这样幸福而有爱的一家人呢!惟愿时光慢些再慢些,不要让他们再变老了,让我尽一尽孝心,好好孝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