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浏阳市淮川街道西正社区位于老城区内,明清时期浏阳县衙便坐落于此,辖区内还有谭嗣同、欧阳予倩故居等历史文化古迹。在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同时,老城区发展步伐缓慢也不容忽视。曾几何时,在社区0.8平方公里面积内,容纳了72个小区,共10650人。其中,仅有5个有物业小区,其他均为2000年以前老旧小区。
由于老城区历史久远,社区里基础设施破损、房屋上漏下堵等现象普遍。如何破解老城区发展难题?西正社区通过“党建+微网格”,以老旧小区改造为抓手,全力织密服务网络,“网”住群众所想,也“网”准民生所求,实现老城区发展蝶变。
网格发力 畅通信息渠道
由于地处城市经济发展中心,西正社区67个老旧小区中基本都为低层商铺、高层住宅的混合型开放式小区,管理难度较大,物业无意进驻。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西正社区建立了“党建+微网格”平台,308位党员、志愿者担任社区微网格长,每人联系15-30户居民群众,并组建了联户的网格微信群148个,逐门逐户采集居民出入信息,每天动态掌握本单元的人员流动情况后及时上报社区,做到信息随时反馈、情况随时掌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复工复产后,网格微信群便成了社区与居民沟通交流的有效载体。家住化工厂小区的居民潘先生上午在微信群内反映小区电线线路凌乱,容易出危险,微网格长通过社区及时反馈,下午相关部门就到现场进行线路整理;社区63岁老党员王双丽在巡查时发现小区有外墙瓷砖脱落现象,反馈到社区后,社区当天就联系业主完成了整改。
通过“微网格”这一载体,社区党总支先后收集与居民相关的环境保护、民生安全等方面问题30余个,通过微网格认领解决、社区协助解决及向部门吹哨解决等方式,使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迎刃而解,搭建了基层党组织和居民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
党建引领 带头攻坚克难
农械厂小区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是原浏阳市医药设备厂宿舍,小区共有住房26栋,大部分住户为原医药设备厂改制老职工,还有近30%的租住户,是典型的无物业、无业主委员会的开放式老旧小区。
为彻底改善小区基础设施破旧的局面,淮川街道将农械厂小区纳入到今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项目引进来了怎么落地?小区162处违章建设、煤棚的拆除是最大难题。
为此,小区所在的金沙党支部召集小区微网格长召开微网格议事会,商议如何共同发力推进改造项目落地。在商议会上,微网格长们纷纷表示支持项目进驻,同时成立了“项目攻坚小组”,会后支部党员、“微网格长”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逐户走访做工作。
走访伊始,居民顾虑较多,大多处于观望状态。支持小区改造就要无条件拆除煤棚,自己家的杂物放哪里?拆除后是不是更方便了外来车辆停车?“微网格长”们耐心劝导,向居民解释煤棚拆除后将统一建设摩托车充电桩,道路白改黑之后将安装道闸系统对外来车辆实行收费,所收费用用于小区后期基础设施维护。
春风化雨般的解释工作让很多居民受到触动,纷纷签订了自愿委托拆除协议。居住在10栋的居民张鑫铭,不仅把自家的煤棚签订了拆除协议,还帮着社区和微网格长寻找无人认领的煤棚业主。正是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下,仅仅一周时间签订《自愿委托拆除协议书》的居民就达到了130余户。
居民自治 共商共治共享
社区人口数量多、密度大导致问题矛盾多,仅仅依靠几名社区工作者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多元和个性化的居民需求。社区意识到,发动居民力量,多方协同治理,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药材公司宿舍今年也纳入淮川街道棚户区改造项目。项目入驻前,小区召开了业主大会,“微网格长”徐卫国和宋远望被小区居民推选为“项目义务监督员”。项目进驻后,两人每天都蹲守在施工现场,在项目施工方和居民之间协调沟通,监督工程建设质量。自项目施工两个月以来,从未发生一次“扯皮”现象。“我们小区的居民商量,等项目完工后就成立业主委员会,实现小区自治管理,让街道和社区‘少操心’。”徐卫国说。
今年以来,西正社区在涉及改造项目的4个老旧小区中,召开微网格议事会8期,收集居民意见20余条,指导成立业主委员会1个,同时推选联络员、监督员10名,发挥基层党支部、业主委员会、义务监督员作用,让党员群众全程参与到小区改造项目中来,指导小区完善停车收费、自我服务的管理制度,由输血变造血,最终实现自治管理。
今后,西正社区将以“党建+微网格”为抓手,学习谭嗣同“敢为人先”的精神,迎难而上、创新破题,力争打造老城区建设发展的“新样板”。
(本报通讯员 周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