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 走活社区特色治理一盘棋

时间:2020-09-23 11:51:54 阅读: 来源:中国社区报

  “我们‘邻里’的老兵驿站成员张志光在这里牵头发放爱心粥已经一年多了。参与的志愿者全是我们社区的居民。”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新城桥街道文峰社区党总支书记吉莉介绍说,“因为有了‘邻里’,社区气氛明显活了起来。”

  崇川区是南通市的主城区,是改革发展要素最集聚、最活跃的区域,下辖16个街道、174个城乡社区。在2013年探索实践“邻里自理”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出“邻里+”社会治理新机制,放大辐射效应和整合效应,使“邻里”的服务功能更大成效地体现出来。

  “邻里”标志牌各具特色

  “乐美邻里”“同心邻里”……在崇川区的居民小区里,每隔几幢楼,就能在显眼处看到各具特色的“邻里”标志牌。崇川区按照300户左右设置“邻里”、每2~3个“邻里”设置一个“邻里”服务处,同时将“邻里”与居民小组、网格化设置相融合,统一全区“邻里”制式、规范“邻里”软硬件标准,鼓励“邻里”个性化创新。

  文峰新村是新城桥街道的一个老旧小区,几年无人管理的“真空期”导致小区内车辆乱停、绿化被毁,环境卫生不堪入目,邻居之间纠纷不断。2013年,文峰新村借着崇川区推行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的东风,通过多次协调,“邻里”服务处得以成立,新一届的业主委员会诞生,小区实现了居民自治。在街道对小区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后,业主委员会统一向居民收取车辆管理费和保安服务费,在扣除全年物业管理支出费用后,竟然还有盈余。2019年年底,小区常住居民每户还领到了一瓶油和一袋米的“春节礼包”。

  “我们街道的‘邻里’组织结构比较完善,‘邻里’职能也很清晰。”新城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陈承介绍,根据“邻里和谐促进会”自治章程,确立“邻里”的主要职能是在党组织领导、居委会指导下开展服务,选举“邻里”代表和理事会成员,表决“邻里”事务,制定“邻里”公约,协助居委会开展工作。

  “邻里”服务供给不断扩大

  崇川区唐闸镇高店社区的“邻里”服务处是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党总支书记秦菊香介绍,中心主体部分有四层,一楼主要设有爱众超市、惠民餐厅;二楼为长者驿家,是社区的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建有休息室、理发室、洗衣坊、健康小屋等;三楼为惠民活动室,内有儿童乐园、健身房、舞蹈室、多功能活动室;四楼为崇知书香阁,设有众艺学社和南通市图书馆分馆。“依靠‘邻里’服务处这个平台,我们将帮困助残、为老为小、文化体育等多项公共服务延伸到了邻里,方便了群众。”

  除了延伸公共服务,崇川区还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机制,以居民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服务“老少困特”四类群体为重点,实施“一邻一品”邻里微公益项目。近一年来,崇川区实施微公益项目150个,受益群众3万多人。

  新城桥街道的巾帼挽霞服务队,其前身是侨友艺术团,在团长钱吉华的坚持和努力下,团队成功转型。钱吉华和她的志愿者们坚持“每日一敲门”“每周一服务”“每月一集中”“每节一慰问”,确保社区里独居、残疾、患病的高龄老人能够及时得到帮助。同时,崇川区还整合“邻里”能工巧匠和教师、律师、医师及党员干部等志愿服务力量,公布“邻里”服务资源录,搭建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对接平台,建立志愿星级评定制度,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

  “邻里”为社区工作者“减负”

  “‘邻里’工作的开展,从多个方面减轻了我们社区工作者的负担。”一位社区党总支书记介绍说,“我们城市社区的标准配置是7~8人。很多社区的人口超过万人,仅仅依靠几名社区工作者就想全面掌握各种信息,难度非常大。”“邻里”工作机制促进资源下沉,贯通信息流转渠道,推进社会治理全流程高效互动,实现信息在“邻里”掌握、问题在“邻里”解决、矛盾在“邻里”化解的目标。

  为及时收集、研判各类信息,崇川区按2~3个“邻里”配备一名“邻里”工作人员,负责协调处理“邻里”事务。区、街结合管理重心下移,将外口协管员、社区民警、综合执法人员下沉到社区“邻里”,明确下沉频次、职责范围、相关要求和评价标准。建立首问负责、代理代办、协调快办等问效问责机制和“邻里”事务联席、联办、会办、交办、督办服务协调机制。

  崇川区还建立区级“邻里”信息化数据平台,整合数字化城管、12345等信息化平台,实现社会治理协同联动“一口受理、一体派单、一网运行”,提高信息流转效率。

  崇川区财政的实打实投入,使社区社会组织真正成为社区的得力“助手”。每年崇川区都会实施公益助力计划,区级财政安排不少于200万元、各群团部门安排不少于5万元、街道层面安排不少于20万元、社区党建为民服务资金列支5万元,用于购买“邻里”公益项目。每个“邻里”服务处都打造了各具特色的公益实体项目,成为贯通服务居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载体。

  (通讯员 张耀山)

扫码关注

Copyright ©2019-2020 Powered by © 河南社区网

主管主办单位:河南省敬老助老总会                      

协办单位:河南社区网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老龄产业协会                 

技术支持:河南中原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河南得益律师事务所律师 段颖杰

豫ICP备20022765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6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