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金腾
清末民初,随着郑州铁路交通枢纽形成,郑州周围产棉区的棉花源源运抵郑州,郑州形成一个很大的棉花市场。棉花再从郑州通过铁路转运到上海、天津、青岛等沿海大城市。从1916年开始,整个郑州的市场结构、工业设施也随着棉花业的繁荣而日趋完善。
铁路当局为了便于棉花运输,保证铁路运输防火安全和提高运载能力,规定将原来的100公斤重棉花虚包,必须轧成250公斤重的铁机包方能办理运输手续。
为适应铁路运输的需要,一些精明的商人看准这门生意有利可图,纷纷在火车站附近办起打包厂,用机器打包,专做棉花打包生意。从1919年最初的两家人力打包厂,到了1934年,增加了10多家机器打包厂。而规模较大的要数豫中、大中、协和三个打包厂。
豫中打包厂建于1925年,厂址在西陈庄。建厂时由经理人田镜波等人投资100万元办厂,建有检花房30间,打包楼两幢,办公楼一幢,均系水泥钢筋结构。厂内水池、沙袋等防火设施齐全,安装有数台200~600匹马力的打包机,每日能轧花打包400~500包(每包250公斤),送往火车货运站。
工厂主要由技师、机械工、工头负责监督生产看守,厂内固定工人较少,当时附近农村以及外地来郑的大量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谋生。每天一大早就有数百人在厂门外守候,一俟开门就拼命跑到发签处,雇工人数根据业务量临时而定。如能领到竹签,一天的生活费就有了着落。
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按日雇用,收入极其微薄。垛花工日工资4角,拈花工3角,检花工(把不够等级的棉花挑出)2角。
大中打包厂由陕西人董芳岑经营,1933年在福寿街北头路西建厂,有数台80匹马力的打包机,检花房10间,日打包300包。1934年由豫丰纱厂交际主任潘薇屏在二道街西口操办协和打包厂,日打包200多包,打包业利润丰厚。
机器打包行业兴起后,修配机器、制造打包机的铁工厂应运而生。1920年沪籍经理人林应民和魏铭三筹资两万元,在东三马路一小巷内办了一座大东机械制造厂,主要生产打包机、轧花机和零配件。由于大东机器制造生产的轧花机、打包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倍受商家欢迎,大多远销陕西、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后来这条小巷形成了一条小街道。
1935年之后,因棉花市场衰落,打包厂相继歇业、外迁。有的工厂转行生产其他机械和配件,从而促进了郑州地区机器制造业的早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