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老郑州》铁路往事之十一一郑州早期的铁路医院

时间:2021-12-06 17:14:27 阅读: 来源:原创

 

 

 

 

作者/史金腾

 

  

1897年京汉铁路开工筑路时期,郑州仅有比利时籍医生、中国医生各1人,是专为比利时和中国筑路官员医疗服务的。

 

1906年京汉铁路通车后,随着客、货运量的不断增大,铁路员工及家属也随之增多。为此,京汉铁路总局为职工就医,首先在北京设立医疗管理机构,以指导监督全路卫生、医务工作。

 

1905年,伴随着京汉铁路全线通车,京汉铁路郑县医院在一马路路西(现一马路191号铁路宾馆位置)建平房数间,成立了医院。天津北洋医学学校毕业生施秉常任院长、上海震旦大学医科博士许豫生为医员,另有司药、司事共4人。医院没有病床,只能做一般的简单的门诊治疗。

 

1923年9月,京汉铁路郑县医院扩建,设病床5~10张,为急诊之用,多收容被火车轧伤后需要截肢手术的职工和旅客。1928年,增添医疗器械,病床增至12张,人员增到7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郑县医院自行解散,工作人员自谋生路,设备资产损失殆尽。

1932年,陇海铁路医务长室和陇海铁路郑县医院在乔家门路东(现乔家门东侧天荣时装城186-191号)成立,新建平房10间。陇海铁路郑县医院定员6人,上海震旦大学医科博士叶景苟任院长,医务长室工作另有医员3人。医务长室负责监督陇海铁路卫生医务等方面的工作。

 

抗日战争期间,陇海铁路郑县医院于1938年初撤往西安。1946年秋,陇海铁路郑县医院在原址上重建,由西安派来一位姓糜的院长,工作人员10多人。但设备简陋,只能诊治简单的病伤。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12月京汉铁路郑县医院在一马路旧址重建,设有门诊部、内科、外科、手术室、化验室、药房,有病床10余张,人员30人。医院主要负责京汉铁路沿线铁路职工病人的诊疗工作。

 

早期京汉、陇海铁路各自为政,铁路是按线管理,两家郑县铁路医院之间无业务上和经济上的联系。

 

1948年10月郑州解放,废除旧制,京汉铁路和陇海铁路统一管理。1949年2月,原京汉铁路郑县医院并入原陇海铁路郑县医院,称为郑州铁路管理局郑州医院。医院初建时,床位10张,医务人员61人,开始在乔家门设立门诊,在操场街设住院部。

 

1951年在马寨(今康复前街)购置土地117亩,筹建新院。1956年建成,命名为郑州铁路中心医院。伴随着铁路事业的发展,医院规模迅速壮大,成为一所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医院。

 

2005年10月26日,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移交地方管理,正式挂牌为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扫码关注

Copyright ©2019-2020 Powered by © 河南社区网

主管主办单位:河南省敬老助老总会                      

协办单位:河南社区网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老龄产业协会                 

技术支持:河南中原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河南得益律师事务所律师 段颖杰

豫ICP备20022765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639号